第41部分 (第2/5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內的諸多海內外企業來崑山投資創業。如今要在農田裡開唱與全球化接軌的“大戲”,恐難再成好事(當時崑山開發區周邊多數仍是“雞鴨成群”、“稻穀飄香”的農耕狀態,有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雖然經過七八年苦心經營,老縣城玉山鎮與新城差不多美麗了,“鄉下人”也開始洋了起來,可那些穿著西裝的開發區幹部們常常一不小心總是發現自己的褲腿上沾著泥土,難怪上海人有時譏諷崑山人說:“你們的開發區是搞得不錯,但有些龍困沙灘的味道,周邊的水不浮動起來,這龍早晚會渴死的。”
上海人的玩笑話倒是提醒了崑山人:要使開發區這條“龍”真正活起來,還得讓它成長在波濤洶湧的大水之中。這“大水”就是整個崑山的發展環境氛圍。
有人問吳克銓:“到底怎麼個搞法·”
“老辦法。當年我們辦自費開發區時不也從水稻田的中央圈了一塊地嘛!關鍵是看你有沒有誠心,把起點較高的規劃與配套的設施跟上去。”這時的吳克銓,像身經百戰的元帥一樣,從容自如地指揮一場戰役。
“兵希不是搞出一些名堂了嗎·去總結總結他們的經驗。”他批示有關部門。
李全林後來接任崑山市委書記,他在請教吳克銓老書記時也提出了關於如何在開發區之上繼續拓展崑山經濟空間,吳克銓再次提到了“兵希模式”。
兵希是崑山下面的一個小鎮,與開發區近鄰。那天宣炳龍帶著新任書記李全林到開發區轉了一圈,兩人站在開發區邊上,背後是生機勃勃的開發區,前面是一片寬闊的兵希之地,談得很多,而且越談思路越聚集到了一起:崑山發展不能僅僅在開發區之內,應當延伸到周邊的“大崑山”。
第18章崑山的稱王之路(48)
“這步走好,我跟你都有飯吃了。”新書記李全林這一天特別高興,還說晚上一頓飯就由他請宣炳龍這個“大老闆”。
是聞到了“風聲”,還是自覺意識在催化·反正那一年春節剛過,兵希鎮黨委一班人就坐在一起展開了一場空前的大討論。鎮黨委書記胡壽萱把一個特別尖銳的問題擺到了全體黨委委員面前:“兵希和開發區交錯銜接,為何開發區能夠轟轟烈烈,‘地上長出黃金’,兵希卻平平淡淡,‘不見半點水聲’,我們還是不是崑山了·”
討論會上據說幹部們先是沉默和臉紅,繼而是“出汗”,“要跟宣炳龍一拼!”
“好啊,你們有心跟我拼,崑山希望更大了!”宣炳龍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陸家開發王”了,他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崑山開發王”了,見有“小弟”跟他較勁,不僅不生氣,反而喜氣洋洋。當兵希的黨委書記胡壽萱跟他來談“合作”時,他很是高興。宣炳龍想:我剛同李全林書記談過,你們兵希現在有“自覺意願”,這事有點“不謀而合”。
“怎麼幹·”胡壽萱討教宣炳龍。
宣炳龍想了一想,說:“我們兩家成立一個公司。”
“太好了。”胡壽萱拍手同意。他心想:你老宣的開發區是條大船,我們傍著你大船前進風險會小,成功把握更大。
宣炳龍心笑:你胡書記的兵希有廣闊空間,我的開發區現在不缺專案,就缺地盤。
公司成立了。兵希派了鎮工業公司經理黃欽兼任這個合作公司的經理。“他宣大人的開發區走的是自費開發的崑山之路,我們這個公司也這麼幹,所以我們公司不向鎮裡要一分錢!”
“好嘛!”鎮領導和宣炳龍都非常讚賞。
第一個專案引進的是珠海的一家企業。兵希只負責給人家蓋廠房,再把這廠房租給人家,淨賺了15萬元。雖說小打小鬧,但對一個鄉鎮來說,是第一次嚐到了甜頭。
“一百畝地小了一點。劃你一千畝地吧!”胡壽萱代表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