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蹇,你常年與倭盜鬥爭,諸將之中你最有經驗,你怎麼看?」
陳蹇蹙著眉頭,道:
「這些倭盜由東夷前朝的舊軍勢力、盤踞海境多年的海盜、流落海島的暴民組成,她們長年盤踞又互相照應聯合,時不時登陸騷擾……臣的建議有二,其一;當加強沿海防範,各郡縣、鄉鎮也要組織一支抗倭隊伍,日常以作守衛巡邏,危急關頭可上陣對敵。」
「其二,若要對付,光打跑了可不行,當直搗老巢,一舉殲滅!大梁精於步軍、騎軍,優良的水師也只在沿水一帶,精於水性的兵卒總是少有!當招募精於水性,體能優良的漁婦、農民、馬婦共同組成一支專門抗擊倭盜的水師,由軍中教習長兵利器,武術強身,專刺倭患……」
姬嬛鎖著雙眉,她沉思半晌,又輕輕轉眸,道:
「宋鏜,你的宋家軍甚為英勇,這湖州的一帶的沿海抗倭之責,就交給你了!」
宋鏜恭敬的領令之後,卻聽太女道了句:「你的那外甥女宋珂很不錯,年輕人也要上場歷練一二。」
「陳蹇,這組織抗倭水師之任,諸將之中唯你最合適!」
「末將,定不負所望。」
池相的眼睛落在手執地象牙笏板上,她想了想,步出佇列:
「東夷國有百餘島,常年內亂,現下又分南北勢力,北部是信田幕府信田秋利將軍,南部是工藤家族,她們也在清除海寇,肅清殘餘敵軍,大梁可與這兩方合作,一同抗倭,二則增進貿易往來,東夷有利可賺,自然極力抗倭,不予大梁海境增添麻煩……」
姬嬛細思,覺得有理:「眾卿,誰願入東夷,做這使者?」
殿內,眾臣面面相覷,這入使東夷可是危險至極,海境倭患橫行,東夷國內更是戰亂不絕,搞不好命就丟了。
常山王姬姮,她步出佇列,道:「姮欲往!」
姬嬛微微斂眸,她發間那金冠上的明珠輕盪,耀著奪目的光輝,她沉聲:「東夷不太平,常山王可想清了?」
姬姮嚴聲正色:「為臣當解君憂,為王當解民愁!姮為臣,又為王,不敢辭耳!」
姬嬛著令:常山王為遣夷使,三百安使軍隨團入東夷。她拿起岸上的一冊奏疏,上書的人是玉通城之主,薛琴,她美目一眯,緩緩開口:
「南境荒蕪,土地貧瘠,糧食少產,百姓受餓……駐軍之糧不是轉道多地運往,便是從諸侯小國手中購,耗時耗力又耗銀!現安平郡王,有法,其一,大量墾荒屯田,積泔肥田;其二,以兵務農,以農養兵,此法為屯田制度!」
大殿內登時喧鬧起來,大臣們交相結耳,有人點頭稱是,有人直直搖頭。
「太祖女帝所興募兵制,一直沿用至今,為大梁軍中兵制,此屯田制與之相違,不妥!」
「非也,此一時彼一時,當因時制宜,以兵務農,以農養兵,此法非常好!」
御史大夫面露不贊同:
「西南邊境不穩,若是強敵來犯,士兵半數在田中,疲於農耕,半數在城駐守,兵力不足,豈不讓敵軍有可趁之機?」
池相點頭:「御史大夫所言有理!」
姬嬛目光遽冷,她那聲音卻又清又亮:
「南境雖荒蕪卻廣闊,這數月來,安平郡王已著令甲兵、護院,招募民工若干,墾荒數萬畝,肥田、蓄水渠、下種之後,來年可產兩季之糧共有數十萬石,玉通城主道:南境墾荒之數,不過十分之一,若由壯勞女兵下田作業,效率加大,這一境之地,足養二十萬大軍!」
「御史大夫所言;駐守兵量不足!這奏疏上有言:一年兵卒下田耕種、收穫不佔兩月時間,其餘時間照常練兵。田間的施肥,養護由農民代行,這是有酬之勞,可給當地農戶增加收益,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