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弦/秦志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ip;…我認為《賽金花》這部作品的重要性,就是在於諷刺、責罵那些不抵抗主義者,那些對外國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叩頭主義者,不抵抗的掌握國柄的人物。《賽金花》被人咒罵過,但我覺得今天是我們重新認識《賽金花》的時候了。&rdo;(《劇本》1986年第9期。)
與曹禺先生同時,柯靈、吳仞之等戲劇界前輩也都發表了為《賽金花》鳴不平的文章,觀點 也是令人信服的。(文章均見《夏衍&ldo;賽金花&rdo;資料選編》,安徽大學中文系1980年5月編 。)
上個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作家打破這一題材的沉寂,又將賽金花寫成了小說,受 到矚目和歡迎。其中瑞士華裔作家趙淑俠女士的《賽金花》(北京十月出版社1990年出版。 )廣泛採擷了國內外有關資料,展示了上至宮廷、下至市井的社會背景,深入到妓女命運、妓女從良以及妓女人格等層面,也以有力材料證明瞭所謂&ldo;瓦賽公案&rdo;是子虛烏有。贏得了中外 讀者的好評。
妓女是社會的畸形產物,是生產關係中婦女的靈肉物化為商品的一種體現。妓女制度卑下,但妓女不一定卑下。妓女的生活表面上與色情下流聯絡在一起,實質上是弱勢女性群體在靈與肉兩方面都遭受強權及男權摧殘的血淚史。因此,以妓女生活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常常可以深刻地反映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政治經濟狀態,是文學藝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古今中外文學藝術大師這方面的作品數不勝數:小仲馬的《茶花女》、莫泊桑的《羊脂球》、託爾斯泰的《復活》、雨果的《悲慘世界》、馮夢龍的《杜十娘》、孔尚任的《桃花扇》、曹禺的《日出》,還有吳永剛的電影《神女》、袁牧之的《馬路天使》等等,無不取材或涉及到妓女生活,但卻從中提煉出崇高深刻的主題,揭示了專制政治的黑暗和虛偽,鞭撻了男權統治的殘暴和不公,歌頌了人道和愛、善良和美,成為矗立於中外文藝史上的不朽豐碑。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