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見蒼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秀在面對一揆,選擇的不是攻打,也不是驅趕,更不是勸解。
他選的是屠殺。
之前明智光秀用來說服其他家臣,令他們同意出陣比叡山的荒謬舉動的,靠的就是「武田和本願寺接觸」這一資訊。
武田信玄其實很早就透露了上洛的野心,這從德川家康不惜五千兵力前來助陣三郎,和淺朝聯軍展開姊川之戰就能看出來。只是彼時只有很少的家臣能從德川家康的舉動看出不對勁——單純的同盟的話,就算關係再好也絕無可能在金崎殿後的大損失後還能擠出五千兵力,強行來援助織田。
與其說是和織田因為同盟關係聯軍,還不如說是想要織田家承了德川的情。聯合當下各國的局勢一看,能對德川家造成威脅的有很多,但其中能讓德川被逼迫到這種地步的,唯有武田氏。
這樣的、想要織田家在日後為德川奮戰的心情實在太過微妙,為了兩家的友好關係,德川家康也不可能直接說出口,甚至是下了禁令,避免在危機浮現之前透露出去。因此能發覺的人著實不多,但所幸明智光秀正是其中一個。
竹中半兵衛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不然也不可能請求三郎,和羽柴秀吉一起守衛橫山城。
在發覺武田的野心之後,明智光秀就著重關注了武田家的人與各地大名、寺廟的往來。
這著實是個很艱苦的過程。
在淺井背叛織田後,織田家已經沒有什麼完全可靠的盟友,大和國的松永久秀也是個輕狡反覆的角色。因此武田家和各地大名的來往既正常,又能深究出各種不對勁。倘若要一個個仔細調查的話,明智光秀既沒有那麼多的情報源,也沒有多少可用的人手,恐怕是調查到武田信玄帶兵攻上京都時都分辨不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