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股市邏輯 (第2/3頁)
魏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敗之地的。做股票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模型,但多數人又會感覺到自己的模型和方法會失效,可能越努力越虧錢,其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得出一個結論或者總結一個模型的時候,只是用現象和經驗層面的東西,沒有對其進行邏輯加工和取捨。”
“舉幾個例子:
某路人甲,連續在幾個強勢股上低吸賺錢,於是就驚呼:低吸真有效,低吸比追高安全。於是研究一套低吸模型,遇到某個型別的股回踩到某個低點就去低吸。
某路人乙,連續在幾個龍頭上做t和高位纏打,賺了大錢,於是發現一個超級的“秘密”,就是龍頭出現後,敢於格局鎖倉,一路做t。
某路人丙,發現股票只要競價能夠弱轉強,競價能夠搶籌,就喜歡漲停。於是果斷試倉,屢試不爽,於是競價模型誕生。
某路人丁,是價值投機的信奉者,有段時間發現只要按照對標去挖掘價值低估股,總能賺錢。於是總結一套對標補漲模型,專門挖掘價值類的股。
這四類人,甲乙丙丁,都是勤奮且善於思考和總結的人,其總結的方法和模型,表面上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如果市場一直好下去,他們還一直屢試不爽且賺錢無數。”
“可問題是,股市是“變化”的地方。市場不可能永遠按照一個節奏和風格走下去。如果甲乙丙丁總結和發明自己的模型和方法的時候,僅僅是對某段時間的經驗和現象進行總結,而沒有考慮自己方法背後的底層邏輯,那麼隨著市場現象和風格的變化,其受傷是肯定的。
對甲來說,低吸成功難道就是因為買的\\\"低\\\"嗎?
對乙來說,龍頭高位格局的大賺,是格局本身的問題嗎?
對丙來說,是弱轉強讓模式成功嗎?還是有其他原因?
對丁來說,補漲挖掘大賺,是因為補漲本身還是市場是原因?
我敢說,很多人沒往更深邏輯上去追問。”
“就像現在的中通客車,很多龍頭選手在上面賺到錢。但這個股也給很多龍頭選手一個誤區,那就是龍頭戰法不過如此,不就是在高位反覆纏打嗎?”
“我一個同事也在學習龍頭戰法,前兩天和我聊天時說她還重倉著貴州茅臺,我問她為什麼這個時候還重倉他,她竟然說龍頭不就是這樣嗎?我問她說誰告訴你的,她竟然說海天味業不就這樣的嗎?真是無語啊。她就是拿過去某幾個同類股票的走勢,得出一個結論,然後按照那個結論,去做下一個股票。這樣做,在方法論上,叫歸納法。表面上,本身沒有什麼大的錯。但,問題是,僅僅停留在表象和直覺經驗上去歸納總結,而沒有深入更深層的邏輯。”劉長貴嘆息道。
“那股市的更深層的邏輯是什麼?”肖嶽問道。
“呵呵,問的好啊,那我就隨便深度一下。
其一,中通客車也好,上一個龍頭海天味業也好,其高位敢於反覆震盪走高,給纏打的空間和利潤,是因為圖形本身嗎?還是因為當時整個主線的階段支援?如果是後者,你僅僅用圖形歸納,不是抓住現象忘記本質,又是什麼?
其二,有的龍是十年難遇的千年老妖,有的龍是板塊普通的魁首而已,前者具有極大的稀缺性,後者如過江之鯽,二者對流動性的吸引性遠遠不可同日而語。怎麼可以用在前者身上總結的經驗規律,去簡單粗暴的套在後者身上?
其三,龍頭的走勢圖形背後,支援它的未必是圖形本身,而是板塊補漲的風起雲湧。如果看不到後者,僅僅在龍頭本身去皓首窮經,得出的結論不是膚淺的現象總結,又是什麼?
當然,還有很多更深刻的邏輯,我要強調的不是具體的某個邏輯,而是說,我們不要簡單的從直覺經驗和現象圖形去總結,而是要深入邏輯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