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049 地下小鎮 (第1/3頁)
西雲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地下避難所的建築規模之宏偉,結構之複雜都超出了我的想象,遠非我們手上握著的那張可憐巴巴的結構圖可比。
走出了那一層低矮黑暗的坑洞後,隨便走走,看上幾眼便知道很多坑道和構築都是災難之後,倖存者們不斷挖掘擴建而成。
僅僅是‘啟明星’控制的東格部分就像是一座立體小城鎮。
從內部結構看,避難所從上到下,深度約有近三百米,若是延伸到應急出口的地表,深度則超過了千米。
避難所按功能分層劃區域,但整體的輪廓並不規則,最深處有十二層,最淺的也有七層,在我的直觀理解中,整個立體小鎮呈上下兩頭狹窄,中間寬窄不一的半紡錘形。
每一層區域的功能和設施都十分明確,區域間由密如織網的通道相連,非常複雜。
這讓我聯想到了蟻巢,當時看到記錄片時感嘆小小的生命,居然有如此偉大而非凡的創造力,現如今看到了災難後真實的避難所,這種偉大而非凡用在我們人類身上,應該具有更為光輝的意義。
初步推算,方圓三公里的地下都被掏空了,我不免有些擔心,即便數十年前的先輩們已經掌握了一些預防地震的建築技巧,可後期開鑿的隨意性,會讓建築生態變得很脆弱。
我之前們所在的位置,是主體結構的第二層,有多達四個分層構成,以區分更細分的功能。
每級分層,多由空間較小的坑槽和坑道組成,密密麻麻分佈的小房間,都是臨時挖掘的公共用房,我看到的第二分層住滿了‘啟明星’的戰鬥和輔助人員,成了大兵營。
少女所在的辦公室,還有飯堂之類的都在第三分層,甚至上午打過仗的戰場也在那一層,或者說縱跨了第二和第三分層。
這裡的共用設施很少,承擔的功能也不多,卻是進入下層空間的重要門戶,也是對抗西格人的主戰場。
由於條件所限,避難所的直升電梯很少,東格區域總共有九部,其中三步已經停運,據說是壞了,無力維修。
而剩下的六部電梯中,只有一部是高速電梯,現在已經被戰時徵用,也即,只允許戰鬥人員使用。
其餘的五部也非隨意開放,有固定的執行時間,乘坐者還要有一定的身份及條件,身份必須是‘啟明星’中的擁軍人員,其二,需要鈔票,這裡的鈔票是東格自己發行的類似於有價證券的東西。
由此,人類倖存者生活的艱辛可見一斑,大多數人出行都要依靠無所不在的坑洞,在大多數時間裡低頭、貓腰在黑暗中前行。
很難想象,我們的先輩和同胞們就是這樣熬過了艱難的四十年。
所謂擁軍人員,不是指那種只會喊口號的投機分子,也不是默默無聞的普通東格居民,而是為一線戰鬥提供切實的生產、服務和幫助的積極分子。
上午打仗時,我看到的那些行色匆匆、來來往往的人,多數都屬於擁軍分子,然而,僅有身份還不夠,沒有東格幣也是無法乘坐電梯的。
“我和我的同伴,在上面碰到的那部高速電梯是屬於哪個區的?”我伸手向上指了指,忽然發聲問老五。
“西格,我們去西格搞破壞的時候碰上了,你們不走運。”老五幾乎想都沒想,隨口回了我。
顯然,老五也是參與去搞破壞的一份子,說不好也參與了對我們的救助。
其實這個問題,我一直憋了很久,但最終沒有去詢問禿子,或者少女頭領,而是出其不意的問了一個跟我接觸了只有半個小時的人,我相信這個答案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暴徒’就葬身在那部高速電梯裡,等同於被謀殺,這使我對西格人的看法又更為豐富了一些,明知我們是搜救隊,還要獵殺我們,陰謀坐實,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