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第2/3頁)
[美]傑佛瑞·迪弗/傑夫裡·迪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個高手,請他幫忙找出一些線索。&rdo;
&ldo;離職探員?&rdo;甘迺迪狐疑地問。
&ldo;檔案鑑定專家。他找到了一些東西,不算太多。&rdo;
市長抱怨起來:&ldo;我們要的是士兵,我們要的是能在每個街角站崗的警察,不需要一頭鑽在紙堆裡的辦公室職員。&rdo;
傑弗里斯歪著光頭,臉上露出諷刺的表情。派警察在特區的每個街角站崗,這的確是再理想不過了,但只是一場白日夢而已。
甘迺迪嘆了口氣,說:&ldo;他可能沒看到我的電視講話。&rdo;
&ldo;也許是吧。&rdo;
&ldo;可是,畢竟有兩千萬啊!&rdo;甘迺迪與隱形的對手掘墓者辯論著,&ldo;他為什麼不和我們聯絡?只要打一個電話,就能領走兩千萬美元呀!&rdo;
&ldo;這次他們只差一點點。也許下次就能抓住他。&rdo;
甘迺迪走到窗前停下腳步。看看顯示戶外氣溫的溫度計,華氏三十三度。半小時前還是三十八度。
氣溫驟降……
雪雲籠罩。
你為什麼到這兒來?他在心中默默質問掘墓者。為什麼選中這裡?為什麼非要挑今天?
他抬頭看著結婚蛋糕形狀的圓頂國會大廈。一七九二年,法國建築設計師皮埃爾&iddot;朗方【注】提出&ldo;華盛頓市規劃&rdo;構想時,曾派測量員劃出南北的縱軸,然後再劃出與這條線垂直的橫軸,將市區分割為四個象限。這個劃分方法一直延續至今。國會大廈正好位於這個坐標軸的原點。
【注】皮埃爾&iddot;朗方(pierre lenfant,1754-1825),法國工程師、建築學家。
&ldo;是眾準星的交會點。&rdo;某個倡導槍枝管制的人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這樣形容特區。甘迺迪當時也出席作證。
然而現在,那人比喻的準星很有可能正對著甘迺迪的胸口。
華盛頓特區佔地六十三平方英里,目前搖搖欲墜,市長竭盡全力不讓它倒下。他是土生土長的華盛頓人,屬於瀕臨絕種的動物,因為全市人口從最高峰的八十餘萬銳減至目前的五十萬左右,而且這個數量還在逐年縮水。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