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銀行 (第2/2頁)
在下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流通,倒也跟那個差不多,只是這個網路比任何一家商行都要大,流通性也比任何一家商行的本票要強。
他們到各省去鋪開銷售渠道,只是賣鹽,那肯定不合算,別的生意也會參與進去。
用這種鈔票,確實要方便很多。
但他們還是有一些疑慮,擔心這家銀行會濫發鈔票,資料不透明,最後還是變成一張廢紙。
不管是朝廷的信譽,還是皇室的信譽,在眾人眼中還不如那些大商行的信譽好。
因為那些大商行不講信譽,就要受到這個社會的制裁,會落一個身敗名裂。
但朝廷和皇室,都屬於那種不可管制的存在,他們犯錯的成本接近於零,犯再大的錯都不會受到懲罰,自然就難以讓人相信。
慶熙皇帝知道他們的疑慮,又表示:
“這樣一家銀行,大家共同入股,共同管理,一年需要印發多少鈔票,由大家共同決定。可設一個董事會,皇室派人出任董事長,其餘董事五十人,由每家指派一人出任。每年印鈔數額多少,董事長無權決定,需要董事會至少三分之二的成員同意,才能透過。”
他這麼一說,那些人就安下心來。
只要印刷鈔票的權力不被皇室抓住,就不用那麼害怕了。
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同意才能透過,也不用擔心濫發的問題。
誰都知道使用鈔票比使用金銀銅錢要方便得多,擔心的就是一個信譽問題。
現在這樣一家銀行,由皇室鹽場來為它的信用背書,也只是在內部流通,而且印刷數量多少還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同意。
這就比較讓人放心了。
等於說這就是他們這些未來的鹽商們自己成立的一家銀行,那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經過慶熙皇帝細緻耐心的講解之後,大家一致同意了成立這麼一家銀行。
這就是大虞第一家銀行。
插手鹽業,柳青圖謀的可不只是賣鹽的那些利潤。
更大的圖謀就是這一家銀行。
只有以鹽為餌,才能將這麼多有實力的家族籠絡到一起,開辦這麼一家全國性銀行。
沒辦法,這個世界還沒有發現石油,現在鹽就是硬通貨,只有這個東西才有資格為鈔票的信譽背書。
他說的這鈔票只是在內部流行。
但是他相信,只要信譽沒問題,大家用習慣了,就會要求擴大流通面。
到時候再引入更多的工業產品來為鈔票的信譽背書,以後在市面流通,取代金銀銅錢,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