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第2/3頁)
寧雁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土著&rdo;,可他在現代認識的人裡也沒有姓聶的,故而與這裡的人一樣,聽到&ldo;聶&rdo;姓,理所當然聯想起了皇室。
倒不會,真以為眼前這位聶昕之可能是什麼皇親國戚。畢竟,平民百姓不乏有姓聶的‐‐只是不太常見罷了‐‐旻朝帝王一向開明,不至於因為自己姓聶,就責令他人更名改姓。
但考慮到一些特殊的歷史因素,一般情況下,初識聶姓之人,大多人在不知其底細的前提下,皆以謹慎的姿態相待,就怕萬一不小心得罪了真正的&ldo;貴人&rdo;。
究其原因,還得追溯到旻國建國之初。
當初太祖論功行賞,有不少文臣武將被賜了聶姓。
後,旻國國力愈發強盛,就有不少胡戎部落主動投誠,大片疆土被納入旻國版圖。曾經的胡戎首領、貴族,心向旻朝,得聖人恩典,許多都棄了胡姓,改而姓聶。
因此,諸多聶氏,便是同姓不同宗,亦皆勛貴之後。
旻朝建國已有百餘年了。這些聶氏家族,有的仍繼續著祖上的榮光,甚至更上了一層樓;也有不少沒落了,便想維持一份體面,或許都有些勉強。
鬱容覺得,聶昕之有可能就來自某個聶氏家族。
他當然不是光憑著一個&ldo;聶&rdo;姓,就胡亂做出這樣的推測的。且看這一行四人,乍一看挺普通的,可每一個人的進退行止,都堪作可觀有度,即使是最跳脫的趙燭隱,行站坐臥也不失規矩……他們應是出身於教養良好的家庭。
顯然,包括趙燭隱在內的三人,唯聶昕之馬首是瞻,可謂令則行、禁則止……這讓鬱容一下子就想到了軍人。細心留意一下,除了娃娃臉的趙燭隱,外表相當具有迷惑性外,包括聶昕之在內,幾人都有一種軍人的氣質。
儘管吧,氣質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玄幻存在。不過,鬱容對自己識人的眼光還是有幾分自信的‐‐跟在外祖父身前身後那麼多年,他也算開了眼界,見識過來自各行各業、地位各有不同、性格各種各樣的病人,久而久之,就懂得了些許識人的門道。
對一行客人的來歷有個模糊的猜測之後,鬱容便沒再繼續深究下去。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不是什麼好事,反正只要影響不到自己的生活,管他們是怎樣的來頭?
不過,鬱容再如何早熟,年齡終究小了點,到底尚存了少年心性,偶爾有些好奇心,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便有了現下這般暗中觀察的行為。
自以為不動聲色。
他這一打量,就不由得生起了羨慕之心,羨慕聶昕之的外形與氣質。
聶昕之的外形和氣質如何?
一個詞形容:非常的男人!
‐‐好像不止是一個詞了,無視之。
什麼又是&ldo;非常的男人&rdo;呢?
以鬱容的標準,一是個子高,二是長得糙,三是身材魁梧、結實有力,氣質陽剛,就是&ldo;男人&rdo;。
這幾點,聶昕之全佔齊了。先說個子,比身高一米七七的鬱容還高大半個頭;長的嘛,五官過於硬朗而俊美不足,面板接近古銅之色,以現代人見慣滿螢屏的&ldo;鮮肉&rdo;、&ldo;小生&rdo;的審美看,當真是挺糙的;身材看著偏削瘦了,不過是因為個子太高,不顯衣物之下的強壯罷了。
氣質就不必說了,冷硬而剛毅,似有一種浩然之氣。
鬱容最羨慕的正是這點。他才十七歲,個子還能再長,身體經過系統的最佳化,不再&ldo;弱不禁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