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2/3頁)
信用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o;
張姨娘說道:&ldo;讓丫頭取來給我看看,說不定晚上能派上用場。&rdo;語畢忙喚了柳兒,讓她去取了未完工的扇套過來。
張姨娘拿著瞅了兩眼,便囑咐元秋在晚飯前做完。
元容忙捻了針線,開始做扇套剩下的部分。
忙了一個半時辰,扇套終於完工了,元容放下針線,揉揉發澀的眼睛笑道:&ldo;這下可做完了,再也做不得這麼急的活,累的我眼睛痛,針腳也做得粗糙了。&rdo;
張姨娘笑著說:&ldo;這不是事出有因嗎?平日裡哪裡需要你做這些?&rdo;說罷往外看看天色,站起來說道:&ldo;估計快晚飯時候了,我得趕緊去上房伺候了,你收拾下就過去吧。&rdo;
元容應了,看著張姨娘出去,叫了丫頭過來打了水洗了臉,才帶著柳兒向上房走去。
女紅師傅(捉蟲)
顧禮歇了午覺起來,便差人把顧山從書房叫來,親自拿了本書,一句句的講解給他。元秋睡醒了出來,看到父親教導哥哥學習,便也不說話,只是乖乖的坐在一邊聽。顧禮講了半個時辰,覺得有些累了,便將書合起來,嚴厲地說:&ldo;過幾日請了先生來,就不可像如今這麼散漫了,把玩的心思都收起來,好好在學業上面下功夫,聽見沒?&rdo;顧山連忙應了。
元秋在一邊聽得認真,聽到父親說這句話,也不由自主的應道:&ldo;聽見了。&rdo;
顧禮一聽樂了,將書遞給顧山,把元秋拉到跟前問:&ldo;父親剛才講的你記住多少啊?&rdo;
元秋笑道:&ldo;聽到的都記住了。&rdo;
顧禮道:&ldo;那你給父親說下:&l;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r;這句話是什麼意思?&rdo;
元秋認真答道:&ldo;人的自然稟賦叫做&ldo;性&rdo;,順著本性行事叫做&ldo;道&rdo;,按照&ldo;道&rdo;的原則修養叫做&ldo;教&rdo;。&ldo;道&rdo;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ldo;道&rdo;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懼的。越是隱蔽的地越是明顯,越是細微的地方越是顯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也是謹慎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ldo;中&rdo;;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做&ldo;和&rdo;。&ldo;中&rdo;,是人人都有的本性;&ldo;和&rdo;,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ldo;中和&rdo;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便生長繁育了。&rdo;
顧禮不住的點頭,待元秋講完著實的誇讚了她一番,扭頭看著李氏嘆道:&ldo;可惜是個女兒,若是個兒子,必能光宗耀祖,我看她比山兒都強。&rdo;
元秋連忙說道:&ldo;父親此言差異,哥哥雖現在不是極其出色,但他學過的知識都掌握的極其紮實,父親好好教導哥哥,哥哥將來一定不負父親的期望。女兒現在不過是有些小聰明罷了,記東西雖然快些,忘記的速度卻也不慢,都說小時了了大必為佳,父親如此贊我,女兒可承擔不起。&rdo;
李氏聞言拿著帕子捂著嘴笑個不停:&ldo;看這個小嘴哦,最會哄人。&rdo;
顧禮看著妻子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