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燃燒的花車(上) (第2/4頁)
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東瀛浪人強盜,敵船上從指揮到戰兵,有許多梳著漢人髮髻的男子,那多半是寧紹至福建一帶的海商或者漁民。p
嘉靖時的兵部侍郎鄭曉早就記錄過:大抵賊中,皆我華人,倭奴只十之一二。p
這史詩題材繡品,韓希孟與鄭海珠一共繡了兩件。p
一件,將懸掛於守寬學校北園的藏書樓正廳。p
詩、畫、繡品,當與好書一樣,求的是一個“真”字。p
不論是美學的真,科學的真,還是歷史的真。不為諛附權貴與暴力,只為求真。這是鄭海珠準備將一屆屆學生帶到藏書樓下時,向孩子們說的話。p
繡品的另一件,鄭海珠則要從蘇州錢莊兌出顏思齊給她的分紅後,連銀錢和繡品一道,帶去近在遲尺的鎮江,拜會尚在總兵任上的戚金,為這位戚繼光的後人,奉上練兵嘉賞之資、紀念之禮。p
她向韓希孟坦誠,自己不僅崇敬這些衛國將士,而且要為極有可能成為臺海總兵的老鄉哥哥顏思齊,儘量多結識鎮守大明東部的武將們。p
令鄭海珠驚喜的是,韓希孟聽了她的計劃後,主動提出,要與顧壽潛一道去。p
那真是對她莫大的支援。p
畢竟,顧壽潛的祖父顧名世有京城文官的品階,而顧壽潛已中了秀才。p
對於戚金這樣的武將來講,與致仕官員的文士子孫交往,既安全,又十分有排面兒,加上金錢壓陣,他沒有理由不熱情。p
韓希孟,則除了認可鄭海珠的想法外,也有自己積極促成此事的意願。p
“阿珠,二哥早就與我說過,縉紳子弟,不可整天只知鑽研舉業、吟詩作畫。上回在他們顧家的文哲書院,他就可喜歡馬將軍的隊伍了。繆阿太不也頗為贊成他多與軍中男兒來往麼。”p
鄭海珠點頭道:“繆阿太真是一位好風采、好見識的長輩。此番我在海島見到那位統領一方的女酋長,總覺得氣品熟悉,過後細思,原來是像繆阿太。今日阿太給我們學校送來許多東西,我改日得登門拜謝。”p
……p
三天後,顧府後院的亭臺中,仲春時節最末一場杏花雨細簌落下。p
白裡透著輕粉的花瓣,鋪在綠茵和泥土上,彷彿碧綠或者熟褐的錦緞上的繡花。p
繆阿太精神矍鑠,踩著花徑來到亭中。p
鄭海珠忙起身行禮,待老太太坐下後,奉上滿滿一托盤的伴手禮。p
“阿太,這些是我在臺灣島與西拉雅人打交道時,她們贈我的乾花和草藥,說是驅蟲甚好。我帶回來後,讓學堂的娃娃們做成香包,立夏將至,蚊蟲滋生,阿太和各位奶奶、小姐們,不妨用著試試。”p
繆阿太滿面慈藹,親自挑挑揀揀,將新鮮的桑甚和櫻桃拼成奼紫嫣紅的一碟,擱到鄭海珠面前,笑吟吟道:“你這孩子有心了,來,莫拘束,邊吃果子邊說。你這回南下,驚心動魄也好,稀奇有趣也罷,都與阿太說說。”p
鄭海珠遂遵命,做起臨時說書人,只是,所述的傳奇與人物,皆在劉時敏交待的限度內。p
繆阿太一面津津有味地聽,一面於心底將那樁秘密的事業盤劃思量,添上些細微調整之處。p
待到鄭海珠的講述收了尾,繆阿太讚了幾句,再評了幾句,吃兩顆果子,欣賞一番園中林木蓊鬱的美景,才帶著商量的口吻另起一個話題。p
“阿珠,我今日想勞你幫個忙。”p
“嗯?阿太有什麼吩咐,儘管差我就是。”p
“這些時日出了蹊蹺事,左近蠶戶的蠶,許多成了殭蠶,不吐絲,你應也曉得了。我們顧家,畢竟有桑園,春初拿了蠶戶的銀子,現下看他們心急如焚,我們哪裡能作壁上觀?昨日老大媳婦與我商議,今歲祭罷嫘祖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