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聞編輯和駐外高加索首席記者。2001年9月至今,任《中國青年報》駐俄羅斯首席記者,《環球時報》和《環球財經》常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駐外工作期間,先後採訪過的人中既有亞塞拜然總統、亞美尼亞總理、俄羅斯政府能源部長等各國政要,又有俄羅斯“尤科斯”公司董事長、石油管道股份公司總裁等商界精英。
出版了《俄羅斯向何處去?》(2003年)、《克里姆林宮挖掘者的故事》(2004年)、《蘇聯的最後一年》(2004年)等多部譯著。
韓顯陽
1968年9月出生於黑龍江省甘南縣。《光明日報》主任記者,教育學博士。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95年11月獲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師範大學博士學位。
1996~1999年在《中國青年報》國際部從事記者、編輯工作,1999年調入《光明日報》社。2000年3月~2004年4月在前南斯拉夫工作,任《光明日報》駐貝爾格萊德首席記者。2004年11月至今,任《光明日報》常駐莫斯科記者。
十年記者生涯中,曾多次參加我國領導人出訪等重大事件的報道工作,採訪過包括總統、總理在內的世界各國政治家多達40餘人次。
主要專著有《陰影裡的逐殺——美英情報機構是如何顛覆南斯拉夫的》(2003年),譯著《克里姆林宮挖掘者的故事》(2004年)、《強生嬰幼兒日常護理》(共四冊,2004年),此外,還參與編寫了《新聞眼 天下事》(2000年)等。
作者簡介
羅伊·亞歷山德洛維奇·麥德維傑夫
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和傳記作家,前蘇聯著名持不同政見者。1925年11月14日,麥德維傑夫出生於現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1946~1951年在列寧格勒大學哲學系學習,1951~1957年在一所農村學校當老師,後任學校校長。從1957~1971年,麥德維傑夫先後在教育出版社和蘇聯教育科學院工作。從1971年開始,麥德維傑夫成為自由學者。
麥德維傑夫1956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69年因撰寫《歷史的審判》一書而被開除黨籍,1989年恢復蘇共黨籍。1989~1991年間,麥德維傑夫曾經被選為蘇聯人民代表和蘇共中央委員,現為俄羅斯勞動人民社會黨兩主席之一。
麥德維傑夫在長達幾十年的寫作生涯中,一共出版了40餘部著作,內容涉及政治、歷史、教育、社會、文學、哲學等眾多領域,其中不少還被譯成英文、法文、義大利、日文、中文、西班牙文等24種外國文字,在20多個國家出版。
截止目前,麥德維傑夫在我國已出版了《讓歷史來審判》(1981年)、《赫魯曉夫的執政年代》(1981年)、《論社會主義民主》(1982年)、《政治日記》(1983年)、《論蘇聯的持不同政見者——與義大利記者皮爾羅·奧斯特林諾的談話》(1984)、《斯大林周圍的人——六位蘇聯政治領導人的政治傳記》(1986年)、《布哈林的最後歲月》(1988年)、《斯大林和斯大林主義》(1989年)、《赫魯曉夫政治生涯》(1991年)、《普京時代——世紀之交的俄羅斯》(2001年)、《俄羅斯向何處去——為什麼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2003年)以及《蘇聯的最後一年》(2004年)等10多部著作,均受到專家學者和普通讀者的歡迎。
臨近選舉(25)
羅伊·麥德維傑夫主要俄文著作
1.《歷史的審判——斯大林主義的起源及後果》,紐約,Alfred A Knopf; 1974,1126頁。
2.《誰瘋狂了?》,倫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