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3/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0月24日至25日的深夜,普京仍留在克里姆林宮過夜。總統辦公廳及俄羅斯政府的許多工作人員都沒有離開自己的辦公室。報紙這樣描繪當時的情景:“克里姆林宮辦公室內的不眠之夜”,“強力部門首長與總統進行晝夜磋商”,“克里姆林宮與白宮的燈光不曾熄滅”……
然而,一些政治家與媒體卻決定利用這次人質危機向總統發動新的攻擊,正如他們在2000年“庫爾斯克”核潛艇悲劇發生時所做的那樣。卡耐基基金會的莉奇婭·舍夫佐娃提出:“俄羅斯總統應該公開承擔解救人質的責任。如果普京不這麼做,他將失去在民眾中的威信,可能遭致與被迫辭職的吉米·卡特一樣的命運。是的,我們的確看到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召集會議的電視畫面,但沒有看到他與民眾的接觸。難道對民眾沒有什麼可說的嗎?整個國家都應該感覺到領袖的存在。但普京迴避責任,採取觀望的態度。他的威信在以小時為單位下降。這次事件更像是布瓊諾夫斯克人質危機的延續。” 《莫斯科真理報》的尤·卡里寧娜對普京的任何決定都先做指責,認為總統“錯過了時機,必遭失敗”。逃亡國外的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也忍不住要發表批評演說。他聲稱在與馬斯哈多夫進行談判中提供幫助,否則莫斯科“將得到700具靈柩”。俄羅斯共產黨的報紙與《新報》更是以其慣常的方式批駁普京。
反對總統的一些政治週刊處於困難的境地,它們一般是在週一、週二出版,但不晚於週五晚上就得送交印刷。這些出版物的編輯打算向讀者報道恐怖事件,並在前幾頁刊登了許多事發現場的圖片。但事件結果如何,他們卻不知道,於是都認定了最壞的結果。《側影》雜誌認為,普京陷入困境,他幾乎不知道該怎麼辦。《側影》雜誌根據自己的傳統對政治家一週的表現做出評價,將鮑里斯·涅姆佐夫、伊琳娜·哈卡瑪達、約瑟夫·科布宗放在政治“成功者”之列;弗拉基米爾·普京、尼古拉·帕特魯舍夫、鮑里斯·格雷茲洛夫則被列入該雜誌政治“失敗者”名單之中。
2002年秋莫斯科劫持人質事件(7)
在標題為《普京的辯護》一文中,《說法》週報的主編魯斯塔姆·阿里夫德扎諾夫寫道:“如果不指望普京這位被推向俄羅斯權力最高峰的聖彼得堡上校,俄羅斯還能指望誰呢?他是位軍官,對他來說,榮譽高於一切。他可能經歷過比解決這次事件更復雜的情況。普京明白這一點。他善於對每一招棋進行全面考慮。他習慣於先走棋。習慣於白子先走,而且獲勝。但現在是黑子出的棋。黑棋已經將軍!國家在焦急的等待中變得麻木。總統在猶豫什麼?普京是在思考。普京在長時間、痛苦地思索。在霧氣瀰漫的遠方,鮑里斯·別列佐夫斯基在摩拳擦掌,在就近的某個地方,久加諾夫在譴責反對人民的政體。但國家似乎不管他們的事。此時,在國內像過去的三年一樣,重複著同一個設問句:如果不指望普京,俄羅斯還能指望誰呢?好好想想吧,普京。離下次總統大選可只剩一年半了。”
在這些言詞中,可以看到隱藏得並不高明的敵意,甚至是威脅。隨後的一期《說法》幾乎全部材料都是為普京與“強力部門”領導人的徹底失敗做輿論準備。10月26日,當普京最終決定發動進攻,並核准使用催眠瓦斯時,他是否在冒險呢?當然是冒險。甚至稍後,當掌握了幾乎所有事實並瞭解到事發當時的形勢後,很多專家們仍認為成功的機率是50:50。而更多的專家預計的成功機率更小,為20:80,甚至是10:90。遺憾的是,冒險已成為現代政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軍事行動與戰鬥中。
10月26日,電視與廣播向我們報道了已成功進行攻擊的訊息,恐怖分子被殲滅,人質得到解救。大約從早上10點鐘起,電視臺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展示了文化宮劇院內的內部設施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