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1/4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至於此。”
這回楚質真是不明白了,迷惑不解道:“舅父此言何意?”
“解釋之前,你先回答我一個疑問。”張方平輕微笑道:“接任之後,我仔細看查衙內的簿冊賬目。發現了件奇怪的事情,年初時候,倉中錢糧所剩無幾,為何頃刻之間。卻有筆鉅額進賬,才那時起,官衙才得以實施所謂的青苗法令,讓我百思不解的是,夏稅未徵,錢卻從何來?”
“長者為先,勤入幾釋疑,外甥再解楚質狡黠笑道,其實張方平至怖七剛,就應該把這事告訴他,只是礙於他的舉止行為,畢竟張方平表現出來的器量,很難取信於人,最後決定先做隱瞞。一直拖到現在,沒想卻成了自家人。
“滑賴,這分明是長者為後嘛。”張方平笑斥了句。忽然認真說道:“連我都可以看出青苗法令不如常平之法,難道範希文看不出來嗎,他為何要實施。”
“舅父的意思是,範公是故意為之。”楚質喃聲說道:“這麼做有什麼用意?”
“當然是給我留個人張方平笑道:“在杭州,什麼事情他都做盡了,如此不留餘地,讓下任州官情何以堪,心中豈能沒有怨言。而今卻留下青苗法令,只耍加以改動,便是利民之功,聲名政績兩全,讓我不得不承下人情。”
楚質恍然大悟,當時就覺得奇怪。在常平惠民倉充裕的情況下,范仲淹還堅持實施青苗漢,沒想原因還有這個深意,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官員也是如此,一經上任,說不定就會抹去廢除上任留下的政令,送給繼任官員這麼厚的人情,想必他也不好意思再做改動。
“你何嘗不是如此,想必也是知道常平惠民倉米糧足夠來年之用,所以當我下令廢除青苗法令之時。才沒有堅持勸阻吧。”張方平笑道。
或許吧,楚質心中不確定,表面上當然點頭承認。有點不好意思。愧聲道:“錯怪了舅父,實在是羞慚難安。”方平奇怪道:“範希文不是最在乎名節的嗎,怎麼會故意留下破綻來,讓人壞他名聲。”
確實有這個可能,人是最善忘的動物,當初範仲漆推行青苗法,百姓自然感激涕零,然而如今張方平直接實施常平法,借貸的錢穀不用歸還。百姓歡呼雀躍,之後,心中肯定會埋怨范仲淹,怎麼要收自己利息。
楚質理所當然說道:“範公視名利如浮雲,只要對百姓有利,自然不在乎沾上些許汙名。”
“範希文曾經揚言,名教不崇,則為人君者。謂堯舜不足慕,桀紂不足畏;為人臣者,謂八元不足尚,四凶不足恥。
又云,人不愛名,則聖人之權去矣。教化之道,無先於名。”張方平搖頭,解釋說道:“這是他信奉堅持的原則,並身體力行,才使他的以直聲滿天下,賢名遍朝野。”
“可是範公時常對我說,平生之稱,當見大節,不必竊論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宜與國同憂,無專尚名節。”楚質說道:“範公以憂國憂民為重。真的不在意已身。”
沉默片刻,張方羊嘆道:“唉,我不如範希文,可惜了他。”
“是啊。”楚質贊同道:“以範公之大能,應在朝中為相,安邦執政,如今卻是治理地方,真是大材小用了。”
“為相?”張方羊莫名笑了笑,斷然說道:“難,幾乎沒有可能了。”
“為什麼?朝中君子大臣可是極為盼望範公回朝的。”楚質不解道。這可不是他的推測,而是何涉來信說的,他也覺得是這樣沒錯,如果范仲淹再多活幾年,回朝肯定不是問題,畢竟也有先例,宋朝的宰執大臣自從太宗時期開始,就走馬燈似的換,換的人多,走的人也多,可只要沒有欺君叛國的大罪,就不會在地方上呆太久。
比如夏辣,一手策發范仲淹、富弼謀逆案,世人公認的奸臣;被逐出京城之後,只隔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