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炳輝、鄭寅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結束後,各佔領區在本區範圍內也進行了稍低階
別的審判。美國佔領當局從 1946 年到 1949 年在紐倫堡舉行了 12 次審判,其 物件為醫生、法官、壟斷資本家、外交部官員、最高統帥部成員、個別軍事 將領和黨衛隊高階官員。法佔區審理了薩爾區資本家赫爾曼&iddot;勒希林的案件。 英佔區審判了陸軍元帥凱塞林和曼斯坦因等高階軍官。在蘇佔區,除了軍事 法庭進行審判外,管制委員會還發布了第十號法令,對一些特殊案犯進行處 置。在西方佔領區總共判處了 5025 名被告,其中 806 人被判死刑。
&ldo;非納粹化&rdo;是大戰末期蘇美英 3 國首腦一致確定的對德原則。波茨坦
會議透過的《管制初期處置德國的原則》規定:&ldo;納粹頭目、有勢力的納粹 支持者、納粹機構和組織中的高階官員以及其它危害盟國佔領或其目的者, 均應加以逮捕和拘留&rdo;,&ldo;一切不是僅僅在名義上參與納粹黨活動的納粹黨 成員以及敵視盟國目的者,不得擔任公職或半公職,不得在重要的私人企業 中佔據負責職位。&rdo;然而在具體實行中,各佔領區的做法各不相同。在蘇佔 區,剷除法西斯殘餘的工作同實行民主改造緊密結合。1945 年 7 月,經德共 倡議,四個主要政黨結成&ldo;反法西斯民主聯盟&rdo;,這個聯盟在團結廣大民眾 完成一般民主任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在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下,納粹黨積 極分子和其它反動官吏被清除出各級行政機構,戰犯和納粹罪犯的企業被沒 收,納粹積極分子被趕離企業崗位,經公民投票表決,狂熱的納粹分子、戰 犯、納粹黨和政府所擁有的財產全部交歸人民自治機構管理。土地改革摧毀 了軍國主義和擴張主義的重要支柱容克地主的經濟基礎。這些措施不僅廢除 了舊的社會經濟結構,而且為德國東部地區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條件。美 佔區的&ldo;非納粹化&rdo;工作前後起伏較大。佔領初期,美國佔領當局試圖整肅 全部納粹黨員,規定凡 1937 年 5 月 1 日以前加入納粹黨的官員必須在 1945
年夏辭職,所有納粹黨員都不得在私人企業中就業。然而,這樣做涉及到的 人太多,以致行政和經濟管理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隨著東西方關係的 緊張,當局於 1946 年 3 月頒布《德國消除民族社會主義和軍國主義法》,開 始縮小清洗範圍。根據法令規定,美佔區內 18 歲以上的德國人都必須填寫&ldo;登 記表&rdo;,表內有 133 個專案,涉及職業和政治經歷等。當局從 1300 萬份登記 表中篩選出約 300 萬人作重點審查,按不同情況將審查物件分成 5 類:重犯; 一般犯;輕犯;脅從者;免於追究者。然後根據不同分類,分別給予 10 年和
10 年以下徒刑、強迫勞動、沒收財產、開除公職、剝奪選舉權、向納粹受害 者賠償損失等懲罰。最後,美佔區內有 93 萬人受到處罰,其中約 60 萬人是 罰款。英佔區的&ldo;非納粹化&rdo;運動基本上按司法程式進行,而且對審查物件 的判決較寬。法佔區當局不信任所有的德國成年人,故而對&ldo;非納粹化&rdo;不 太熱心,注重於透過改造學校來教育青少年。
戰後德國政黨的重建與改組
納粹政權崩潰後,原被納粹黨取締或轉入地下的政黨重新恢復活動,其 中一部分以原有的形式重整旗鼓,另一部分則經過分化組合,以新黨的形式 出現。此外,又有不少新黨成立。這些政黨大部分是全國性政黨,在各佔領 區都有其基層組織,然而隨著東西方關係的緊張,這些黨的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