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2/2頁)
[美]呂貝克·斯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此地稱為&ldo;我所見到的最為壯觀的東西。&rdo;
在廢墟遺址發現過程中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人是理察&iddot;維士利爾,一個科羅拉多州
的牧場主,他急於利用探察西南地區廢墟的機會,為自己發一筆橫財。1888年他因追尋
被暴風雪驅散的牛群來到偉達方山這塊高地之上。站在他從未到過的懸崖邊,他透過飛
舞的雪片,竭力向前,向下望去,所見之物著實讓他吃了一驚。半英里以外,沙崖峽谷
的那一邊是一疊一垛的崖屋,靜靜的空無一人。這一大片建築就是威廉&iddot;亨利&iddot;傑克遜
14年前訪問偉達方山失之交臂的廢墟遺址。維士利爾和他的妹夫乘著天色還亮就下到谷
底,再尋路向對面的懸崖城爬去。接著他倆一間屋一間屋地逛,隨手拿走了那裡的文物
‐‐那些靜靜躺在那裡,600年來沒人動過,甚至沒人知曉的文物。
維士利爾和他的家人把這些廢墟遺址當成賺錢的好機會。整整一個冬天他們都忙著
去那裡收集文物,開春即以3000美元的價在丹佛賣掉一批。到了1893年,維士利爾已經
先後出售過4批,其中包括陶器、工具、綠松石珠子,甚至木乃伊。用今天的標準來看,
這些濫發文物財的行為應該受到遣責,因為他們既不按科學的規律約束自己,同時對美
國的土著傳統文化麻木不仁,甚至稱得上褻瀆,這種做法是違法的,可是在維士利爾的
時代卻非常的普遍,當時許多博物館都從這些文物濫發者手中買到價值連城的東西。
其實也不能全怪維士利爾,他的確也請求過史密索寧博物館和哈佛大學的皮波蒂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