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第2/2頁)
[美]呂貝克·斯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神不時來到廟裡並且躺在這張床上,但我覺得不十分可信。&rdo;
階梯塔周圍有圍牆,牆內有些房屋,供遠道香客朝拜時住宿。另外還有供馬爾杜克
的僧侶專用的屋字。巴比倫王的王位是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是馬爾杜克的僕人,當然
很有權勢。埃特門南基的大院可以看作巴比倫的梵蒂岡,只是色調暗一些,並且主要是
用巨石建造的。
相簿爾蒂一尼土爾塔、薩爾貢、賽納克里布和亞述巴尼帕爾都進攻過巴比倫,並毀
掉馬爾杜克廟和巴別塔‐‐埃特門南基。
那波勃萊撒和尼布甲尼撒重建巴別塔。尼布甲尼撒死後,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
士攻下巴比倫後,一反過去征服者的先例,把階梯塔保留下來了。居魯士的思想在當時
屬於年輕一代,他對巴別塔的雄偉非常折服,不僅沒有毀掉它,而且命人在他自己身後
按照巴別塔的樣子,在墓上建造一座小型的埃特門南基。
然而,後來巴別塔終於毀掉了,波斯王薛西斯把它變成一片瓦礫。後來亞歷山大大
帝遠徵印度時巡視了巴別塔,他像居魯士一樣喜愛它的雄姿,於是撥用1萬人用了兩個
月的時間清除廢土,接著下令全軍一起勞動,據斯特拉波記載,亞歷山大力這項工程竟
投入了60萬個工。
現在過了2200年,一位西方學者來到這個地方,和亞歷山大不同,他不是為求名,
而是為求知;他沒有1萬人供他役使,手下只有250人。但他孜孜不倦地一連幹了8年,
總計用了80萬個工作日進行復原工作。經過科爾德維的努力,巴比倫基本恢復了舊時的
面貌,成為一片世上少有的建築群。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