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第1/2頁)
[美]呂貝克·斯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只不過是個流浪漢,碰運氣發現了這個遺址。&rdo;然而,這項發現的重要性將會由後人來
評定。當時卡爾甚至得不到一份大學或博物館裡的工作,因為他沒有學位。他去到一家
水泥廠工作,幾年後去世。那是1875年,他從一堵窗子上摔下來,這真是一場不該發生
卻發生了的悲劇!
卡爾死了,死得不為人所理解,死得默默無聞。但是,經歷了數十年,這個在津巴
布韋小山丘界的廢墟卻成了考古學上的一個熱門話題。光臨這個廢墟的首批人士是探險
家、尋寶者。但他們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因為他們沒有找到黃金珠寶。1899年,
這個廢墟,連同整個馬紹那,都掌握在一位英國金融家塞西爾&iddot;羅得斯手裡。他組織了
一隊人在這廢墟上駐紮下來。幾年內,英國人鎮壓了非洲人的反抗,建立了一個叫做羅
得西亞的殖民地。
在羅得斯還未完全控制馬紹那之前,他就命令對卡爾發現的廢墟進行考察。19世紀
90年代初,羅得斯的考古隊與英國科學促進會共同舉辦了第一屆遺址科學研討會。他們
所研討的正是卡爾發現的大辛巴威。他們聘請了研究遠古時期文明的專家詹姆斯&iddot;狄
奧多爾&iddot;本特,他經過艱辛的長途跋涉,來到這個遺址。本特期待能找到辛巴威與古
代各種外來文化(如《聖經》中提到的那些)聯絡的證據。但自一開始,他就陷入失望
中;因為辛巴威,在他看來,似乎是純粹的非洲文化,並不十分古老。他這樣寫道:
&ldo;我對這地區的廢墟古物沒有多少信心。我認為,它們都是本地的。&rdo;但是,當他挖到
4隻用皂石雕刻的棲息在高大雕刻柱子上的大鳥時,開始轉變他說話的腔調了。這樣的
藝術珍品,在他眼中,似乎彈奏著古代地中海文明的絃音‐‐亞述、希臘、克里特、腓
尼基等古國的絃音!一句話,絕不是非洲的!1892年,本特寫了一本名為《馬紹那的城
市廢墟》的書,在描述這片廢墟完全不同於它周圍環境的地貌時,他寫道:&ldo;作為這個
國家的一個標誌,這片廢墟是最著名的‐‐古老、雄偉、神秘;高高聳立,與周圍的原
始小屋和粗擴的大自然形成鮮明對比。&rdo;這種形象一直激發著英國小說家銳達&iddot;哈格德
的創作靈感;他於1895年寫的一部探險小說《所羅門王的寶藏》就取材於辛巴威小山
丘的廢墟。
本特的繼承人是發掘辛巴威遺蹟的官方考古學家理察&iddot;n&iddot;霍爾。此人在此遺
址考古的時間是從1902年至1904年。他的發掘方法具有破壞性,真有點像亨利&iddot;謝裡曼
的方法。他總是急於把遺址上的廢墟恢復到他認為的&ldo;原來&rdo;模樣。所以,他魯莽無情
地把12英尺厚的泥土和石頭從地堡的內部搬運出去。這無疑是一種破壞:實際上若採用
科學考古方法,透過其他更為仔細的考古方式,本來是可以從出土藝術品的研究中,獲
得大辛巴威的歷史的。他最後得出的結論也與本特的相符,即辛巴威是由從阿拉伯
或近東來的北方人所建造;正如霍爾所指出的:是由遠古社會的更加開化的民族所建造。
本特、霍爾、羅得斯,以及與他們同時代的歐洲人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