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第1/2頁)
[美]呂貝克·斯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大坑屋的人口正對著北方星空的中心,似乎所有的星座都繞著這一中心點在執行。再
比如說,幾個村落的窗戶似乎起著太陽曆的作用‐‐在太陽曆的重要日子裡,如冬至和
夏至(一年之中最短和最長的一天)到來時,陽光就會直接穿射進這些窗戶。
一條能幫助我們理解查科峽谷在祭祀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的線索是向峽谷匯集的史前
小路網。從平地上幾乎看不見這些網路。它們是先由本世紀的飛行員從空中發現,再由
現代的衛星掃描技術繪製下來的,小路網由峽谷向四方八面幅射;和多數印第安人的小
路不一樣,這些路並不繞著山和路障轉,而是筆直地伸向遠方。許多人類學家相信這些
路是通神的&ldo;高速公路&rdo;,作為宗教的標誌,為祭祀提供服務,這些路大概也起著公共
設施方面的作用,為商業和交通提供了方便。
查科峽谷裡找到的某些文物顯示,那裡的居民在四通八達的印第安商業網中發揮了
作用。這裡找到了偉達方城出產的陶器,說明居民們和其他的安納沙茲部落有過交往。
查科村落的古居民還和更遠的地方有過商品上的往來:考古學家已經在廢墟間找到了太
平洋海岸來的貝殼,墨西哥的鸚鵡羽毛和黃銅製小鍾。查科居民大概用綠松石珠子來交
換上述的物品;在查科柯廢墟遺址上,前後大概發掘出50萬左右的綠松石珠子。
安納沙茲人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因此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明白他們為什麼會放
棄花費如此大功夫才建成的村落和崖屋。科學家沒有找到任何戰爭和瘟疫的痕跡,但是
查科樹木的年輪卻告訴我們在一段時間的降雨之後,查科峽谷遭受了長期的旱災困擾:
從1050年到1130年,這裡年年都享受充沛的雨量。然後乾旱降臨了;發生於12世紀和13
世紀的一系列旱災使得那裡居民的生計越來越難以維持,大約到了1200年,查科人砍光
了那一地區所有的樹木。這次毀林不僅使他們寶貴的農田迅速地沙化,而且也可能間接
地導致了乾旱的惡化。
糧食和水源的短缺讓如此龐大的村落群的生存出現了危機。到了1300年,查科峽谷
的村落群裡已經沒人居住了。今天的研究者們相信那些居民離開了村落,分散住進了小
型化的家庭和四角地區其它的部落裡,有一部分查科人大概移民去了裡託佛利爵。在班
德利爾國家考古紀念公園工作的考古學家們己確定,那裡村落裡的居民在查科峽谷村落
群被放棄之後,仍然生活了一個多世紀,可能是因為那裡的氣候稍微潮濕了一點,那裡
的火山灰多少能儲存一點水份。考古學家們還發現當年住在今天班德利爾境內的居民和
查科人的文化有相當緊密的聯絡。
在缺糧缺水的惡劣環境下,查科峽谷並非是唯一遺棄了的村落。整個四角地區都遭
受了乾旱的打擊,在大多數的安納沙茲村落群裡,鬆脆沙化的土壤再也支援不了芸芸眾
生。在查科人遺棄他們的村落的同時,偉達方城和周圍幾乎全部的安納沙茲部落都做了
同樣的事。雖然安納沙茲人離開了他們的&ldo;大廈&rdo;,但是他們並沒有從此就從地球上消
失了,他們移民去了裡約格蘭特河谷,他們的後裔,今天的朱比和河比部落正在那裡繁
衍生活。從他們的建築風格,傳統的農田耕作技術和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