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1/2頁)
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領著朝上的人推來擋去的打了四五日的太極,才終於從兵部薦出去了一個人,領兵南下抗敵人。誰知兩軍對壘,朝廷的軍隊幾乎就是一盤散沙,不出半年,連丟數十城,最後連主將都抹了脖子,好歹是退到長江以北,受江南洪水季的影響,江水暴漲,才好容易拖住了戰局。
後宮中,太后命人在給皇帝相看大婚的人,因仍在孝中,加上外頭又有戰事,所以明面兒上沒有說。殷繡因掌管著太后宮中茶水的事,一來二去得到見了些名門望族的閨秀。其中有個叫程靈的女子,是程太師唯一的女兒,生得倒不算多好看,但沉靜溫柔,很入太后的眼。
說來,太后對殷秀到也挺和氣,劉憲受傷在外面養傷的時候,太后甚至也把她放出去了半月,讓她在劉憲的宅子裡照顧。
但那段時日劉憲在這件事情上極其彆扭,平日裡絕不許殷繡進寢室的大門,一應灑掃飲食上的事,都是楊嗣宜尋來的人在照顧。
劉憲在外頭宅子在白馬寺的下面,一間山門之內是個空曠的小平臺,通往正門,院內工字型臺基上,前堂三件懸山,廊子後接二層歇山樓,極雅極靜,格局複雜,殷繡在裡面住了半月,也有很多未及看之處。然而回宮後,太后卻時常有意無意地問起劉憲家中之事,大至其家眷幾人,有何朝臣與他來往,小至他手邊書本。
這種細到極致的懷疑和監視讓殷繡有些哭笑不得。
劉憲當真是個孤寡之人,家中除了個燒飯的廚娘,就只剩了個四十歲的管家,偶爾有人進來打理院子,也都是楊嗣宜找來的。
除了這些人,宅子裡再無外人進出。這是劉憲的規矩,他從來不在家中見客,即便有人來尋他,也都邀到醉仙樓去,他喜歡吃那兒的八珍鴨子,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九月初,長江汛期過了。皇帝在朝上下了一個旨意。讓劉憲兼任汝陽觀察使,與馮太尉一道南下去抗擊徐牧軍中。這其實是一個監軍的角色,大陳歷來是有宦官監軍的慣例的,其原因還是在於皇權對軍權的不安感,歷代皇帝總想把自己身邊的人安插到軍中,然而,其實大部分宦官完全不通行軍作戰之事,在任上倒是一心一意做著皇帝的眼線,將領們在這些歪酸人的目光下束手束腳,因此在歷史上也出了很多軍隊因看不慣宦官專軍權而譁變的事。因此先帝在時,劉憲從不準這種事情發生。
如今這個安排意思就很大了。一方面是要劉憲真刀真槍地替大陳賣命,這是皇帝的意思,還有一方面,就是借軍隊的壓力,除掉劉憲這個人,這是太后的意思。
劉憲心裡明白,但在他眼中,這也不失為一個極好的機會。
走之前,他去慈安宮看過一次殷繡。
過了九月,殷繡就十七了。眉眼間的秀麗全部舒展開來,女人最好年歲的美充滿著鮮活的生命力。劉憲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在慈安殿的臺階上,指點著宮人曬伏茶。
身著青色合歡花紋繡的儒裙,肩上掛著水綠色的披帛,在光蔭裡婷婷而立。宮人們看見劉憲獨自走進來,便識趣的各自避開。
殷繡在陰處沖他笑了笑。
「他們見你都走了,誰替我翻這些茶?」
劉憲理起袖口,屈膝彎腰。
「我替秀姑娘做。姑娘站著吩咐就是了。」
殷繡低頭看向他。他已經換下了公服,穿了一件皂羅衫,束角帶,穿革靴。一副富貴閒人的做派。
「你今日就要出去嗎?」
劉憲的手捧起一抔茶葉,蒼勁的香氣撲面而來,他情不自禁地吸了一口。
「嗯。明日出發南下,你……有什麼話要我帶給殷茹嗎?」
殷繡眉頭輕輕一簇,旋即舒展。
「你能見她?」
劉憲不置可否,修長乾淨的手翻揀茶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