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汝州陳治邦 (第2/3頁)
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左良玉最近幾年在中原剿賊,其實也沒打過幾個值得稱道的勝仗,大多時候都是順勢而為,或者乾脆是龜縮在某個地方自保,並趁機收攏降軍壯大自身。
他玩的是養寇自重那一套。
然而沒人知道嗎?大家又不傻,朝廷不少人都看出來了,但是明廷卻沒治罪他,反而還持續給左良玉升官呢。
因為朝堂的大佬們知道,左良玉這人和以前的毛文龍不一樣,而且時代也不一樣了。
以前的毛文龍比較傻,明明和袁承煥已經有了巨大的矛盾和衝突,還傻乎乎的一個人跑去營帳去見袁承煥,所以被袁承煥一刀砍了。
毛文龍的死算是崇禎朝時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毛文龍的死本身不算什麼,但是帶來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從今往後明廷的武將們一個個明面上對文官們恭順無比,任打任罵,但是背地裡一個個都是養寇自重,擁兵自重,真把他們惹毛了直接就兵變了。
一些沒有羞恥心的武將甚至會當漢奸降清,如孔有德。
具體道左良玉這邊,人家可不傻,也知道毛文龍是怎麼死的,自然不會步其後塵。
如今這局勢,假如洪承疇讓左良玉孤身一人去見他,左良玉後腳就敢直接下令玩兵變……
還誘殺,當他左某人是傻子呢!
所以最近幾年明王朝的官場和前些年是真不一樣了,尤其是文官和武將之間的關係。
通常情況下,文官依舊能夠透過各種官方程式,比如羅織罪名進行彈劾、控制糧草等方式把武將壓制的死死的,只要不是把武將逼得太狠,比如直接要殺武將什麼的,基本可以隨便抽武將的耳光子。
好好操作一番也能學袁承煥把武將騙過來一刀砍了。
但是如果操作的不好,可就別怪人家武將玩譁變了。
\b如今在汝州城裡就是如此,譚正凌、王繼達、溫向文三人,毫無疑問是能夠死死的壓住陳治邦,讓陳治邦死守汝州。
但是真到了兵敗城破的時候,陳治邦拍拍屁股就能帶著大軍撤走,而譚正凌他們不死都得下獄流放。
這一點,譚正凌他們也很清楚,所以在這種關鍵時刻除了威脅外,也是許以利誘,說什麼為陳治邦請功,為陳治邦籌集糧草什麼的承諾不要錢一樣扔過來。
這要是放在幾年前,譚正凌他們那裡用得著給陳治邦許諾啊,直接讓陳治邦幹嘛就得幹嘛,不爽就學袁承煥把陳治邦一刀砍了。
但是現在,不行了,哪怕譚正凌他們心裡再不屑這些武將,但是也得在威脅之餘給陳治邦一些好處。
而對於陳治邦呢,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是希望能夠守住汝州。
畢竟放棄汝州,朝廷可能礙於他手中的兵權而不責罰他,但是後續朝廷也不會讓他過什麼好日子,肯定是會想方設法幹掉他的。
不到萬不得已,陳治邦是不希望出現這種極端情況的。
因此汝州能守還是要儘可能守。
但是除了汝州外的其他地方,隨他去吧,甚至如果其他地方能夠吸引流賊分兵,從而減輕汝州城的壓力,對於陳治邦來說還是一件大好事。
“希望魯山縣那邊能夠撐的久一些!”陳治邦目光南眺,真心希望謝良才能夠守住魯山縣,進而吸引更多流賊去圍城攻打,從而減輕汝州城的壓力。
————
從汝州南下的闖破天一行人約有五千之眾,一路南下後剛進入魯山縣地界呢,其頭領闖破天就發現魯山縣裡竟然還有一支大概千人規模的義軍同行,稍微打聽了後得知是從伏牛山裡殺出來的,也不是義軍各大家的所屬兵力。
這些什麼保鄉營,純粹就是伏牛山當地的一夥小毛賊。
對於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