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2/2頁)
[瑞典] 斯蒂格·拉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ldo;熊黨&rdo;,聽起來較邪惡也較貼近事實,因為其中兩次作案時,他們都不顧一切地開槍警告並威脅好奇的路人。
他們第六次出動是在假期旺季,目標是東約特蘭的一家銀行,當時剛好有個當地廣播電臺的記者在現場。劫匪一離開,他立刻找公共電話以直播方式口述事發經過。
那時布隆維斯特正與女友在她父母位於卡特琳娜霍爾姆的避暑小屋度假。他究竟如何產生聯想,就連對警方他也無從解釋,只不過當他聽到新聞報導,便想起在同一條路上幾百米外的避暑小屋裡那四名男子。他看過他們在院子裡打羽毛球:四名健壯靈活的金髮男子穿著短褲、光著上身。他們顯然都鍛鍊過肌肉,而且散發出某種特質讓他多看了一眼‐‐也許是因為他們在熾熱的陽光下,以一種他認為火力十足的勁道打球吧!
其實沒有合理的原因懷疑他們是銀行劫匪,但他還是爬到小丘上觀察他們的小屋。屋裡似乎沒人。約莫四十分鐘後,一輛沃爾沃開進院子停下,那些年輕人匆匆下車,每個人各拿著一個運動提袋,很可能只是剛游泳回來。但其中一人又回到車旁,從後備箱拿出一樣東西並很快用夾克遮住。儘管布隆維斯特距離頗遠,仍看得出那是一把舊式ak4步槍‐‐他當兵那年這曾是他寸步不離的夥伴。
他打電話報警,隨即對小屋展開為期三天的包圍,一面有媒體作地毯式的報導,而布隆維斯特就坐在第一排,還從一家晚報拿到令人滿意的豐厚報酬。警方則將一截活動房屋拖進布隆維斯特住的小屋院子裡,當作總部。
&ldo;熊黨&rdo;的落網使他一炮而紅,也開啟了他的記者生涯。但成名的負面效應是,另一家晚報忍不住下了這樣的標題:&ldo;小偵探卡萊•布隆維斯特破案記&rdo;。寫這篇諷刺報導的是一個年紀較長的專欄女作家,文中提到阿斯特麗德•林格倫書中那個小偵探1。更糟的是,報上還刊登了他嘴巴微張、伸出食指指著方向的模糊照片。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