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憶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省份能夠加入反袁的陣營。應該說,西南方面這個戰略的成功,多一半要歸功於馮國璋。
在廣西宣佈獨立後三天(3月18日),江蘇將軍馮國璋、江西將軍李純81、浙江將軍朱瑞82、湖南將軍湯薌銘83、山東將軍靳雲鵬84即聯名密電袁世凱,要求取消帝制,懲辦禍首,立場與西南一致。這五位將軍手握的兵力約十萬七千萬人,而長江中上游的王佔元85、陳宦86和前敵督師的曹錕還轄有約七萬軍隊,他們與馮等暗通著聲氣,對局勢持觀望態度。這樣,北洋軍隊的一半,袁世凱實際上已指揮不動了,北方的部隊已不夠應付局面,繼續打下去,不僅全無勝算,而且很可能釀出更大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袁不得不面對現實,3月17日,袁召&ldo;智囊&rdo;梁士詒入府,商量撤消帝制的事情。
既見,袁以案頭上的文電交先生閱看。其一,為康有為勸袁撤消帝制,世所稱&ldo;慰庭總統老弟大鑒&rdo;的詳細函電。其二,為天津徐世昌來函,有&ldo;在今天尚可轉圜,失此機會將沒有(轉圜)餘地&rdo;之語。其三,江蘇將軍馮國璋、山東將軍靳雲鵬、江西將軍李純、浙江將軍朱瑞、長江巡閱使張勳,五將軍聯名電請儘快取消帝制,以安人心的電文。其四,駐日公使陸宗輿密電,說大隈首相與各大臣及元老,借宮宴之便,開御前會議,專為對華問題,認為時機已到,有自由行動,派兵進駐中國要地,以免妨害東亞和平的報告。其他則為滇軍反攻,佔江安、復佔南川;黔軍攻克湖南永祥,及滇軍攻克綦江、瀘州,納溪大戰,張敬堯受傷等軍報。又有各省反對帝制電文一束。先生閱檔案完後,與袁對坐一方桌兩邊。袁以手指蘸著茶水沫,在桌上塗畫,如某方情形如何,某人變動如何,應付得失如何,塗滿後用紙擦去,這樣作了三次,最後說:&ldo;事已至此,我的意思定了!今後分數段進行。撤消帝制後,中央政事由徐菊人(世昌)、段芝泉(祺瑞)擔任。安定中原軍事,由馮華甫(國璋)擔任。君為我致電二庵(陳宦,時任四川將軍),囑其一面嚴防,一面與蔡松坡言和。君與卓如(梁啟超)有舊,,以私人情誼,請他疏通滇桂,並回復長素(康有為)電函,請其婉勸卓如。倘若有辦法能令國家安定,我無論犧牲到何種地步,全都沒有什麼不可以的。&rdo;計議既定,乃邀請徐世昌入京。87
在上述所有因素中,最具有殺傷力的就是&ldo;五將軍密電&rdo;,而促成者,馮國璋也。所以馮國璋在護國戰爭中實在是主導大局的關鍵性人物,馮支援袁,則西南不難平復;馮支援西南,則北洋必陷入巨大分裂,導致全面內戰;馮不作左右袒,則西南、中央成不戰不和之僵局。所以,袁與其說是敗於蔡鍔的起義,莫如說是敗於馮國璋的抵制。而這都是由他自己造成的,待人不能以誠,而靠玩弄權術,自欺欺人,是促使北洋集團分化離心的催化劑,這是袁失敗的另一重要原因。
袁世凱是個頭腦精明、心思細密的人,為何決策會出現如此重大的失誤?他為什麼會對北洋陣營內部的危機失察,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己往絕路上走?這就不能不涉及專制政體下的一種獨有現象了。袁世凱混跡政界三十餘年,到了民國初年已經登上了大總統的高位,按理說,已經是一個政客所能達到的巔峰了,但作為政治人,其追求從本質上說就是沒有止境的。當了總統,還想連選連任;連選連任還不過癮,就再搞個終身制;終身制也辦到了,但還是不能夠滿足,想要把這種尊榮一代代傳諸永久,怎麼辦?只有一條路,當皇帝。其實就算是做了皇帝的人,也還是不能滿足的。翻翻中國的史書,歷朝歷代的皇帝中,為了永享榮華富貴,追求長生不老而服食丹藥,中毒身亡者多矣,即使英明睿智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者,也不能免俗。讀歷史讀到這種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