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 (第4/5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好幾件,其他的是一直在這裡的。”
好吧,丁齊頗有些無語。這裡應該是葉行想要尋找的赤山寺藏寶地,而魏凡超從生活在這裡,大概認為這個地方應該放點金器,所以出去的時候也順便捎了幾件來。
其實丁齊再別的地方也看見金器了,在魏凡婷的住處有一個非常精美的蓮花紋金盆,是她平常用的洗臉盆,而毛巾則是現代的紡織品。不僅如此,魏凡婷平常用的餐具,如碗碟之類,用的也都是珍貴的金製法器,其價值要遠遠高於黃金本身。
但這又怎麼樣呢,在這裡只是普通的日常器皿而已,需要用拿去用了。除了金器之處,這裡還有玉器和瓷器,顯然都是相當珍貴之物,但數量遠沒有金器那麼多。
很顯然這是亂世藏寶之地,赤山寺歷史經歷過多次兵災火劫,又多次重建,而亂世之黃金恐怕玉器和瓷器珍貴多了,也更容易儲存。
西廂房放著幾排架子,收藏的是各種田契和地契,還有不少放貸的借據。丁齊心翼翼地抽樣翻看了一部分,這的裡儲存條件很不錯,大部分還是能看的,居然都是宋代的。
給東廂房那一屋子器皿斷代還較麻煩,但是這些都有年月記錄。此地的收存到南宋末年為止,甚至可以是戛然而止,最大量的契約都是南宋末年的。
這些古代的不動產權證和債權證,到了當代早已失去了實用價值,卻有珍貴的物價值。這種物價值,並不是在古董市場的炒賣價值,假如拿到外面應該被檔案館收藏。據魏凡婷,她偶爾會到東廂房找點東西用,但西廂房這邊幾乎不進來。
;
104、兔子的春天
104、兔子的春天
仔細想想,魏凡婷確實也用不著進來,反正她也不識字,不認識這是什麼東西。品書網 算她認識,這些宋代的地契和借據,在大赤山也毫無意義。丁齊只是有些驚訝,它們竟然能儲存得這麼完好,並沒有被譭棄。
丁齊的家鄉,也是一座歷史化名城,古時素有耕讀傳統,出過不少化名人,從漢代至明清,兩千年風昌盛。很多大戶人家如當地的茶商,賺了錢之後想的是送孩子去讀,以求光宗耀祖。
所以在丁齊的家鄉一帶,過去有很多藏,但到了近代的戰亂時期,大量的藏並沒有儲存下來。古代用來印的紙張質量都是非常好的,有人拿來引火,甚至用它當手紙,至於最多的用處很多人恐怕想不到,是用來製作爆竹。
據用舊版古的紙張製作的爆竹非常好,爆炸的聲音清脆響亮。假如生活在民國末年到建國初,在丁齊的家鄉逢年過節看到有人放爆竹,那些碎屑往往是帶字的。鄭振鐸先生解放前還特意去過那一帶,從製作爆竹的作坊裡收購了大量的珍本宋版。
這裡一屋子契約卻沒有遭此厄運,也是因為它們是祖先遺留之物,在後世的魏氏族人看來,不論其有什麼用處,也不能輕易損壞。
在一個圖管理員眼,從這些獻裡也能讀到歷史。歷史的赤山寺曾囤積了大量土地,還向外放貸,它的很多寺產恐怕是這麼來的。遇災荒之年,很多人會將土地抵押給寺院借錢,有些人可能成為流民再也沒有來,另一些人則無力償還,土地成了寺廟的。
這樣的寺院在普通百姓眼是龐然大物,在另一些眼也會成為肥羊,到了戰亂年間往往是被洗劫的物件,所以赤山寺在歷史曾多次毀於戰火又重建。有了歷史經驗,寺廟裡的和尚估計也學精了,將大量的財富變成黃金,打造成各種器皿秘藏。
到了南宋末年,赤山寺又一次囤積了大量財富,看看這裡的房契地契知道。估計是趁著戰亂放出了不少貸款,留下了不少借據。但是後來赤山寺的傳承徹底斷了,大赤山收藏的東西再也沒有拿出去,在外面只留下了傳。
掌握大赤山的魏氏家族,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