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疑 (第2/3頁)
何處無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面的那三個似乎是迴圈漸進的,先是思考佛法,何為佛?
佛是覺悟者,然而什麼是覺悟者?覺悟者所傳下來的這些佛法又代表著什麼?
思考,解釋,透過自己的理解,感悟,創造屬於自己的法。
這些思想非常的正派,甚至沒有規定一定要關於佛教之人,世間有三千法,佛法只是其一,佛是功德萬丈寬容大度看破世間一切覺悟者。
不會計較這些,甚至潛在的鼓勵學習其他法,
只是因為佛法不是唯一法。
但,佛有千面萬相。
當我思考到這點的時候,我猛的一驚醒,差點就沉浸在這些書籍之中了。
佛有千面萬相,這是書中最後一頁所寫的。
為何會寫在這裡?固然是有著原因的。
世間一切皆可成佛,人可成,妖可成,鬼可成。你可成我可成他可成。
萬生萬物,不管高低貴賤,年長年少,只要可以悟佛法就是佛。
你是道士也可以是佛,你是仙人也可以是,你是誰不重要,你選擇的道是什麼也不重要。
千千萬萬的道,皆可融入一個道:佛道
我一直疑惑於既然阿疑凌佛既是過去佛,又是現在佛,還是未來佛,那麼那個方丈所說的是釋迦摩尼又是為何會讓他們崇拜?
理論上來說,釋迦摩尼也應該是阿疑凌佛的一個化身。
為何?
當我站起身,走出了藏經閣。
我終於理解了。
釋迦摩尼不單指一個人。
是指覺悟者。
是我是你是他。
是芸芸眾生,沒有一個具體的樣貌。
因為,在故事當中,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釋迦牟尼
每一個釋迦摩尼都是不同的職業。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當他們悟時,那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會尊敬的稱他們為:“釋迦摩尼。”
那些釋迦摩尼消失不見,不知去了何方。
書中未曾有解釋,自我出來之後,我也一直未想通他們在何處。
為何要想通他們在何處?我也不知道,但心中莫名的就是讓我細想。
讓我尋求答案。
我的感覺告訴我,若是不明白答案……
將會十分危險。
出來後,我發現了凌憶,他正背對著我,拿著一把掃帚,正在掃地。
凌憶似乎察覺到了我,緩緩轉過身,雙眸低垂,突然說:“恭喜施主。”
我疑惑,於是詢問:“為何感謝?”
凌憶沒有絲毫猶豫:“施主已習得佛法,即日起,也便是佛中人,可以習得斬業法還有護生法了。”
斬業非斬人,殺生為護生……嗎?
心中有了些許的忐忑,不明所以。
突然的想起我此方行動是為了什麼,於是也就向著凌憶發起了詢問:“凌憶大師,我有一事想問,可否佔據些許時間?”
凌憶點頭默許。
“凌憶大師可曾真的見到過阿疑凌佛?”我詢問。
凌憶點頭:“曾見著一次,有一位施主來到寺廟當中,頃刻間,烏雲密佈,電閃雷鳴,我佛破雲而出。小僧無比幸運,見著了佛。”
我追問:“敢問佛為何樣?”
凌憶略有些疑惑,單手而立,低聲唸叨一聲“阿疑凌佛”隨後反問我:“施主何故追尋佛之本貌?此為無用之舉。”
“常人亦有常人情,聊嘮萬生何奇奇。出於人之慾,我自然想親眼一見佛。出於佛家人,我自然想散盡金銀造佛像。”我恭敬的回答。
“千生萬物亦有千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