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鏡子的木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咦?怎麼還有個中餐館?我記得剛來的時候都沒有。”
“隊長,好像還真的是。要不去看看?”一旁的李撇兒看到不遠處那個中餐館,頗為意外。
“走,去看看,好不容易遇到一箇中餐館,我是真想嚐嚐國內的菜。”
三娃子一行幾人便好奇地走向不遠處的中餐館。
傘兵旅這邊管的比較嚴,平時一般不允許離開營地,到了週六和週日才允許出來,但也有時間限制。
週六和週日各有半天的時間出來望望風啥的。
畢竟是到後方休整,也不可能一點自由都不給。
所謂的半天其實就是按照五個小時算,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回來。
今天好不容易是週六,特戰隊這邊自然就排好班,然後相約出來逛逛。
倒也不是外面就真的多好,而是不想一直憋在軍營裡。
雖說可以出營,但也不能離開太遠。
在沒有車子的情況下,想要去布里斯班,都是一個難事。
除非你能碰到因公前往,倒是可以去見識一下布里斯班的繁華。
再怎麼說,布里斯班肯定比洛根小鎮好。
“店家,你這有什麼吃的?”
一行人來到之前看到的中餐館時,就看到裡面幾個人正在忙碌,還在擺桌子、備菜這些。
“軍營裡的傘兵?”聽到那熟悉的漢語和看到軍裝時,一名正在忙碌的中年男子大吃一驚。
顯然,他是知道鎮子旁邊的軍營裡駐紮著傘兵旅。
“咦?店家怎麼知道我們是傘兵的?”李撇兒用著不太標準的國語詢問起來。
“我們在布里斯班就聽說有支來自國內的傘兵駐紮在洛根小鎮,這才跑來開店的。”中年男子解釋道。
“原來是專門針對我們來的。聽店家這口音是廣東那邊的?”三娃子好奇問道。
“我們祖籍是廣東的,也算是客家人。不過我們在十幾年前就去荷屬東印度的爪哇謀生去了。
年初才從爪哇搬到澳洲來。”中年男子解釋道。
“客家人是什麼人?”李撇兒有些疑惑。
“讓你平時多讀點書,你不讀。你就當成是我們漢人的一支就行,反正也是這些年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三娃子拍了一下李撇兒的頭,然後解釋起來。
看到李撇兒吃癟,其他幾名同行的特戰隊員則是暗暗發笑,但卻不敢表現出來。
不過對於客家人的說法,他們也不是多懂。
“沒想到長官居然還知道這個。客家人以前是不怎麼出名,也是最近十年才有的這個說法。”中年男子笑著解釋起來,“在下姓陳,叫陳復之。
聽幾位長官的口音像是西南那一片的,不知道吃些什麼?”
“隨便整幾個小菜,能下酒的,你們這裡有酒嗎?”三娃子隨口問道。
“長官,酒有,但只有啤酒和葡萄酒,國內那邊的白酒是沒有的。我們也是剛來,暫時釀不出來白酒。
啤酒的話有美國人喜歡喝的小麥精釀和本地人自己生產的啤酒。”陳復之回道。
“就美國人喝的那種,我們這段時間經常喝,倒也喝的慣。”三娃子思索了一會兒說道。
“好嘞。對菜還有其它要求嗎?”
“能做辣的嗎?”
“暫時不太行,這邊沒什麼辣椒。”
“那就能下酒的就行,我們也不挑。”
“好嘞,幾位長官請坐,我們這就去準備。”
這還不到中午就來了一波客人,陳復之也很高興,連忙去後廚開始忙活起來。
幾人也在打量這個餐館。
應該是才接手,還沒收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