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滿的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魚、剝蝦仁,每個月都給家裡匯錢。劉秀一個月工資60元,自己留下20,剩下的40塊錢,都寄給了家裡。有了這40塊錢,每天早上早早起來準備下地的劉萬和王娥夫婦兩人,就能在村口的油條攤子上買上四五根油條,兩舀子熱乎的的豆漿,暖暖和和吃上一頓,幹一上午的農活,還是很有力氣。大女兒留在了家裡,陪著父母幹農活、在家裡縫縫補補、幫著村裡的人做衣服編竹筐,都是一把好手。劉二姐在結婚之後不止一次的跟兒子閨女提起來:“你大姨原來在家裡沒出去打工,她做家裡的活就比我利索,不像我毛手毛腳的。”大兒子劉明跟著東佛莊的裝修隊四處下村子給人家裝修翻蓋房子,學了一手泥瓦匠的手藝,二兒子則跟著村裡的木匠學木工,起初先給自己家做傢俱,做桌子、板凳、馬紮、衣櫃,慢慢的手藝好了,就自己出去接活,在縣城裡城裡人裝修房子、貼瓷磚,也是一把好手。一家人經過了幾年的忙碌,家境慢慢變好了,幾個兒子閨女也慢慢長大了,劉萬就尋思著該找個人家,把閨女嫁出去,也讓兒子娶媳婦,自己也好早點抱上孫子。
於是,在大閨女劉美24歲的那年,同村子的媒婆上門給劉美說了一戶好人家,家裡是幹裝修的,自己有一輛農用的三輪車,家裡三畝地。最重要的是,家裡是獨子,沒有人分家產,家境很好。劉萬聽著媒婆的囑咐和安排,讓劉美和東佛莊的姓李的小夥子見了面,還真是有點看上眼的樣子。這可把劉萬夫婦給高興壞了,當即就託大兒子聯絡裝修隊打算好好把家裡翻蓋翻蓋,總不能一直住在黃泥壘起來的小屋子裡面。這一聯絡,還把馬上要成為親家的李家給聯絡了過來,這對親家剛剛定下親事,就馬上一車車的沙子水泥堆在了劉萬家的牆外,把房子推倒、打地基、壘牆、安房梁、上瓦、裝修,給新房燒炕、放炮仗、貼對聯。然後喜氣洋洋的給大閨女結了婚,村裡人也跟著熱鬧了一把。一根旱菸、一盅散酒、一張張紅紙貼滿了黃土氣濃重的劉莊,一張張臉上,有喜悅、有羨慕、有嫉妒、有憧憬,還有家裡兩個兒子面對村裡同齡人炫耀自家大房子和打扮的漂漂亮亮大姐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