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 (第1/2頁)
金面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鯽魚啊,我這邊就有。你要是覺得合適的話,就在我這兒稱。我也不收你加價,菜場什麼價格買的,你就什麼價格用。
不過你用我的東西可得付錢。我這鍋碗瓢盆調料還有燃料都是花錢買的。」
急著燒鯽魚湯的女人不含糊,立刻點頭同意:「沒問題,我出你兩塊錢可行?」
陳鳳霞感覺這買賣可以做。她穿越前去的那家店鋪差不多也就是這個售價水平。
外人看著人家掙的不多,實際上店老闆已經在江海攢了兩套房,一個門面。
那可是20多年以後的江海啊,房價簡直讓人瞠目結舌,人家能掙下這個錢,可想薄利多銷的利潤究竟有多驚人。
頭髮花白的客人沒想到她這麼痛快,立刻歡天喜地地挑選了一條塊頭最大的鯽魚,聲音爽快:「就這個吧。」
陳鳳霞也不含糊,直接撈了魚就開膛破肚,準備開火。
要說這個小院還有什麼是她不滿意的,那就是少了口井,畢竟井水不用掏水費,自來水得花錢。
不過因為這裡是自家住的,民水民電比起商水商電又便宜好多,算起來還是他們賺了。
陳鳳霞就這麼一面糾結一面處理鯽魚。
等收拾好了,她將東西交給老太太,還主動要幫忙去點火燒灶。
老太太立刻警覺:「這你不會額外收錢吧?」
陳鳳霞也不客氣:「按道理來說我給你打下手幫忙是要收錢的。可你也等了這麼長時間,算了吧,就收你兩塊。」
老太太這才高興起來,美滋滋地倒了香油開始煎鯽魚。
其實兩塊錢也不便宜了,現在菜場上5塊錢差不多就能買三條鯽魚,塊頭還不算小的那種。不過燒魚本身就要姜蒜,佐料多,又用了人家的油鹽鍋碗瓢盆跟爐灶,她自然得大方點。
老太太煎好了鯽魚,熬出了小半鍋雪白的湯,用搪瓷缸子裝好了,高高興興地離開。
陳鳳霞攥著對方塞在自己手上的三張紙幣,心嘭嘭直跳。
她也沒在家裡頭繼續呆下去,而一把抱起兒子,捏捏他的小鼻子,商量道:「媽帶你掙錢去上,好不?」
小鄭驍才不到十六個月大,卻知道錢是好東西了,拍著小胖手歡喜地露出小豁牙,口水都淌出來了,重複了一遍:「掙錢。」
陳鳳霞在兒子的小胖臉上親了口,美滋滋的:「沒錯,掙錢!」
上哪兒掙錢?當然是去醫院拉客人啊。
客人怎麼拉過來?
一間間敲病房門,跟他們說我們家可以加工吃的,你們上我們家找廚房燒飯嗎?當然不行。
真要這麼搞的話,說不定醫院會直接出動保安將他趕走了。這完全是在搗亂影響醫院的秩序嘛。
陳鳳霞要找的是各個病區打掃衛生以及幫忙跑腿的工勤還有照應病人的護工。
不要小看這些人,醫院裡頭病人跟家屬接觸最多的其實就是他們。
至於醫生護士,反而沒那麼容易見到。
大夫,不說了,每天除了查房,平常根本見不到人。
陳鳳霞陪著丈夫在醫院住院的時候,那一個月的時間,教授也就是每個禮拜主任大查房的時候能看一眼。主治醫生,天露回面。最常看到的那個小醫生自己還是個學生,常常是一問三不知。搞得他們一家人心裡頭疙疙瘩瘩真是不痛快。
平常護士也是忙得腳不沾地,沒大事,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你。
反而是她家每天花100塊錢請的護工倒是兢兢業業,時不時就過來問一聲需求。而且人家算醫院包打聽,基本上雜七雜八的事都可以問到。
現在陳鳳霞就是要找工勤護工幫忙,請他們在病人跟家屬間宣傳。
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