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弱智兒子,不知怎麼的一見來好就高興,拉著來好的手不讓走,來好就陪他玩會,這樣去鄰居家做飯就有點緊張。來好就想辭了老幹部的工,可老幹部的老伴不但不同意,還讓來好辭了鄰居家,專心給她一家幹,工錢也增了許多,來好不用來回跑,自然應承下來。這樣來好在老幹部家呆的時間長了。他的弱智兒子就更喜歡來好了。
現在想來,三十五、六歲的來好,自有她的一番風韻,且聰慧能幹,又難得老幹部的兒子喜歡,所以老幹部的老伴就動了心思,想把來好娶進門,他們二人也就能安心的去見上帝了。既然有了這層意思,他們就加緊行動,格外對來好好,又誇兒子又製造機會讓來好多陪她兒子,來好只當成任務來完成。看到來好一點反映沒有,就請來鄰居當說客,來好一聽當然不答應,夫妻二人就親自勸,見來好還不答應就惱了,不好聽的話隨之而出“別不識抬舉,這樣的好事那找去,你不想想,象你這樣拼死拼活打幾份工,什麼時候能給孩子建一個真正的家。”話雖不好聽,卻句句刺入來好的心中。
第十二章 接近目標
不知為什麼,辭了工的來好,經常想起那番話,象這樣的拼下去受氣受累不說,什麼時候才能擁有自己的家呢?來好開始思考了。開店既無資金也沒有店面,再說現在各式各樣的個體經營店星羅棋佈,來好一個沒有多少經驗的單身婦女能經營好嗎?南下到大城市打工有孩子拖累也走不開。再去學新技術,如電腦、裁縫等,恐怕也來不及……想來想去,還是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喜歡孩子,有耐心、有能力帶好孩子,因此決定在家裡辦了一個小小的託兒所。
九十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大了,到處招商引資,一時間人口流動頻繁。來好所在的市屬於最早開放的十四個沿海城市之一,儘管城市不大,但經濟發展迅速,人才就濟濟。很多外城到本市創業的,有了一定規模,到了一定年齡就在本市成家立業。生下孩子後,因雙方家都不在本地,夫妻二人又忙於創業,又不願請個保姆在家妨礙二人生活,孩子就成了他們最頭痛的事了。來好正好抓住這一機會,把孩子接到家裡,24小時擔負孩子的專職保育員。
來好接得第一個孩子才剛滿三個月,夫婦二人正處於創業初級階段,孩子意外來了,夫婦二人不願傷害無辜生命就欣然接受了。生下來才知道自己根本無法照顧孩子,用他們後來的話說,當時是既不放心有無奈地把孩子交給了來好。說好了只有有空餘時間才能來看孩子,孩子就放在來好家,他們送吃的(奶粉一類)和穿的,每月給來好600元。孩子的父母給600元,無異是要來好好好待孩子,來好對待孩子也確實對得起這600元。
自從孩子到了來好手裡,除了孩子睡覺,其餘時間對孩子從沒放過手,完全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冷了怕凍者,熱了怕捂著,少吃了怕餓著,多吃了怕撐著,忙前忙後,小心翼翼的,不到一個月孩子就完全接受了這個“新媽媽”。極不放心的父母二個月後心急火撩的從外地趕來,孩子竟不認識他們。看著長得又白又胖、乾乾淨淨、健健康康的孩子,他們先是難過,後是高興,自然是對來好感激不盡,又多送了來好許多東西。
這時來好的女兒已經上了初中,由於天生的原因,智力不太好,雖然她在學校一直是老師喜歡的聽話懂事的好學生,但學習成績一直不夠理想,想考高中上大學自是難的。而她卻不在意,也象媽媽一樣特別喜歡孩子,所以很快和孩子混熟了,一放學就幫著媽媽看孩子。這樣來好在第一個孩子剛能離手時,又收了一個孩子,孩子的情況和上一次相似。這樣來好的收入就是1200元了。
時間很快三年過去了,兩個孩子都被接走上了幼兒園,可兩個孩子和來好感情很深,一開始都不肯走,晚上也非到來好家睡不可,家長沒辦法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