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朝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賈璉沒具體說薛家有哪幾處生意可挖牆腳,寧安華也沒當場鬆口答應。
但兩人都知這事成了。
秦嬤嬤再送賈璉出去,檀衣問:“姑娘,咱們安排璉二奶奶住哪兒?”
這還真是個問題。
前院不用想了。正院三處房子,雖然有兩處大半時間都空著,也不可能叫王熙鳳住正房或寧安碩的屋子。若說把寧安青挪到東廂去,讓她住西廂,也不大合適。花園雖還空著一所近香閣,寧安華卻不想因她住過來就斷了修煉。
想來想去,寧安華道:“把後罩房騰出來,庫房裡的東西暫挪到清遠堂後邊去。那幾間屋子讓她住幾個月,添些人氣也好。”
檀衣答應著,和她出至西廂房。
這麼熱的天,寧安青的身子禁不住一早一晚上學放學,早在端午之前,寧安華就只令檀袖在家教她讀書做針線。
寧安華進去時,恰是課間休息。
她看了一回寧安青和兩個丫鬟寫的字,說:“玉兒八月初四就上京去了,你若捨不得她,送你過去住幾日,好不好?”
寧安青立刻應了,忙求檀袖收拾東西,又問:“姐姐有沒有什麼東西要我帶去給玉兒的?”
寧安華笑道:“還真有幾樣。等我收拾了,一齊告訴你。”
林黛玉年小體弱,路上走不快,上京至少要一個多月。如今是夏末,等她到了,京中就該秋深了。
到底是從小看了這麼大的侄女,往後可能數年不見,寧安華也不能全無不捨。
回到屋中,她收拾了幾塊上好的皮毛,預備給林黛玉今冬做斗篷穿,又讓寧安青帶去幾十個荷包、香袋兒、手串、戒指等小玩意兒,還有各色紙筆,是給她到了榮國府後分與姊妹們或打點下人的。
巡鹽御史衙門,林如海已給賈雨村結了束脩,又送了極厚的別禮,正給女兒拿錢。
炕桌上是幾張銀票和一個小箱子,他一一道:“這是共一千兩銀票,你貼身收著,除去你奶孃、秋霜、澄月外,不必讓別人知道。這裡面是金錠銀錠和金銀錁子,共是三十兩金,二百兩銀。雖說到了賈家,你大約沒有花錢的去處,可若有,你只管用,不必替家裡省。用完了寫信來,爹爹再叫人給你送去。”
這幾個月,林黛玉經手了不少家事,也識得了賬目,知道家中開銷幾何,忙道:“家裡一年都花不了這些錢,我更沒處用了。我這幾年的月例都沒動過,帶上儘夠了。”
林如海笑道:“你離家在外,爹爹不能照顧你,只能多給你帶人、帶錢……”
林黛玉偏頭拭淚,笑道:“那我帶著就是了。”
林如海又拿出一張禮單:“這是給你外祖家的。你璉二哥送你上京,我還會額外給他一千兩,算是謝他一路辛苦。”
林黛玉把禮單看了一遍:“就算去了給外祖母的壽禮,這也是往年年禮的三倍了。”
分明是外祖母要接我去,又不是咱們家送我去,為什麼還要給外祖家這麼厚的禮,還要謝璉二哥?
林如海看懂了女兒的疑問,笑道:“我只能告訴你,天下之大,不止咱們幾家。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去想了。”
林黛玉懂了一半,只先把話記下,以後再慢慢思考。
八月初二,賈璉把王熙鳳送到了寧宅。
寧宅後罩房早已收拾了出來,擺設一新。檀衣先帶平兒和賈家的四個婆子過去鋪陳被褥枕帳,認路識門。
正房內,菊影磨墨,菊露鋪紙,寧安華親手揭開嵌玉描金的盒蓋,露出裡面被陽光照成豔紅的印泥,看賈璉親筆立下字據,寫了姓名,按上手印。
把字據吹乾,賈璉先遞給王熙鳳,王熙鳳呈給寧安華。
寧安華連字據帶王熙鳳的藥方都細細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