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也挺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韃子陣型散亂,根本不像是有人統帥。
潰兵。
祖大壽瞬間就反應了過來。
太好了。
“讓開大道,讓這些韃子跑。”
祖大壽直接下達了命令。
這次反而是陳繼盛想不明白了。
在陳繼盛看來,既然將這些韃子堵在了這裡。那完全可以將對方一網成擒。
而且東江兵馬就在邊上。
在大軍團作戰上,陳繼盛的經驗很少,可以說幾乎沒有。
以往東江兵馬也是伏擊過韃子的騎兵,但是因為本身沒有騎兵,又不擅長硬碰硬。
所以每次伏擊雖然都有斬獲,但是成果都不會太大。
陳繼盛對祖大壽的印象還停留在寧遠城外,祖大壽率七百多明軍和韃子將領武拜率領的兩千人馬死戰的時候。
不過陳繼盛忘了,那時候剛剛丟失了寧遠,有十幾萬百姓和士卒被困在寧遠城,危在旦夕。
當時的祖大壽可以說是抱著死志,再加上有東江兩千兵馬在後面虛張聲勢。
但是今天的祖大壽可就不同了。
祖大壽麾下這些兵馬,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祖大壽。
如果祖大壽讓這些人死戰,說不定郭濤會直接帶人開溜。
“陳將軍放心,騎兵有騎兵的戰法,你看著就是。”
果然如同祖大壽猜測的那般,看到堵在前面的明軍讓開了路。
有韃子忍不住就催馬狂奔。
逃亡的時候,情緒和行為是很容易傳染的。尤其是在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
看著韃子騎兵一窩蜂似的往前衝,祖大壽臉上的笑意就更濃了。
看來今天能一血前恥,為寧遠無辜死難的人報仇了。
郭濤作為騎兵將領,自然打過不少的仗。
只不過往常都是明軍在逃,韃子在追。
但是今天。
郭濤瞬間就明白了祖大壽的打算。
“祖總兵高明。”
郭濤此時臉上也是笑開了花。
祖大壽雖然是統帥,但是這功勞可是少不了郭濤的。
或許有了這份戰功,郭濤就可以被提拔為遊騎將軍了。這一步郭濤本來以為這輩子都沒多大希望了。
陳繼盛聽的依然是一頭霧水。
不過陳繼盛至少明白了,祖大壽並不是想要放跑這些韃子。那就足夠了。
“祖總兵,我回去覆命了。”
這裡已經沒陳繼盛什麼事了,陳繼盛連忙提出告辭。
“去吧,告訴毛總兵一聲,今天這份厚禮我收了,日後必有厚報。”
這份功勞對祖大壽也同樣重要。
雖然朝廷還沒處罰,但是祖大壽知道,自己想要過關很難。
最好的結果就是被降職,戴罪立功。
畢竟寧遠被燒死的九萬冤魂,是要有人來承擔責任的。
作為寧遠的統帥,祖大壽難辭其咎。
“將士們,殺。”
祖大壽直接拔出了腰間的佩刀,一聲怒吼,率先衝了出去。
在祖大壽身後,郭濤也是拔刀跟了上去。
瞬間馬蹄聲,喊殺聲,慘叫聲就響成了一片。
到了此時,陳繼盛似乎明白了一點為什麼祖大壽要讓韃子先跑。
因為有了生路,才不會以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