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遊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這篇《師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所著,說明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當時“恥學於師”的時代醜行,教育了年輕人,起到了轉變求學風氣的作用,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
另外一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出自《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是指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要十分尊重老師。周教授,你看我理解的有問題嗎?”
一年級辦公室一陣寂靜,大家都瞪大眼睛看著周航,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這還是一個剛入學的七歲小孩嗎?
“好!”帶眼鏡的周教授終於緩過神來,帶頭鼓掌。對周航說:“你可以來我的一班了,先把書和本子領了,去教室看看,熟悉下環境,明天正式上課,記得一定要在九點以前趕到學校哦,否則遲到了我就不要了。”
“曉得了!”周航給周老師鞠躬,然後給所有的老師都揮了揮手,接過書和本子,還有鉛筆,跟著陳濤跑出了辦公室。
一年級的教室就在第一進院的左手邊,在小學部老師辦公室、宿舍和圖書館的外側,建於1965年,是磚木瓦結構,上下兩層八間教室,外牆青灰色,室內石灰粉刷,顯得白晃晃的,乾淨整潔。
窗戶是木窗鑲嵌玻璃,每道窗戶都是四開窗,窗戶分上下兩層,上層是固定插銷的玻璃窗,除了做清潔外,一般情況是不會開啟的,下層是均勻的兩兩開玻璃窗,每間教室六道窗戶,左右各三,內側有走廊和前後兩道門進入教室。
右手邊外側也是一樣的結構佈局,總之一進院是小學部,二進院是中學部,三進院是什麼?周航和陳濤這個年齡的孩子是不知道的,只知道三進院子後面是一個大大的演武場,演武場後就是諸葛道觀。
第一、第二兩層院子,佈局都差不多,內院全木二層結構,蓋黑瓦,樓下是辦公室、教師宿舍、食堂、廁所,樓上是圖書館、閱覽室、書畫展示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