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遊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0年12月16日,星期二,農曆冬月初十,元旦前十五天,又到了中學部一年兩次的生存考試的最後一次了。這次下山進行生存考試的總共二百人,其餘的留在山上進行民兵訓練,考核不過關的得重考。

中學部下山這二百人的分組原則就是:混編。一年級到五年級全部混編,分成十個組,每組二十人。

周航和李媛媛好巧不巧地分到一組,還有季一飛、黃豔秋也在他們一組,他們這一組的還有二年級的陳愛華、冉飛揚、冉國強、黃秋荻,三年級的曾光路、黃覺、李強、陳春生,四年級的金巧巧、馬華榮、東門壯、歐陽秋,五年級的冉大勇、李春成、周大偉、陳景榮。

老規矩,正負隊長當然由五年級的同學擔任,冉大勇、李春成分別擔起了這個重任;周航、陳愛華任醫療組的醫務主管,出門在外有什麼頭疼腦熱的就是這兩位的責任了;周大偉帶著季一飛、冉國強、東門壯、陳景榮、馬華榮、李強負責後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一組人其實就是一人背了一桶野蜂蜜而已,不多,總共就二百斤;冉飛揚、曾光路、黃覺、陳春生負責戰略支援,就是周大偉七個人背蜂蜜的累了替他們換著背一下;黃秋荻、黃豔秋負責賬務管理。

如今終於到了下山外出考試的時候,中一年級的周航、李媛媛、黃豔秋、季一飛這四位同學一路上是走路帶風連蹦帶跳異常興奮,陳愛華悄悄對黃秋荻說道:“你看這四位像不像猴子下山?”

黃秋荻嫣然一笑,說道:“當初我們下山的時候也是這樣。”

下山後需要做的事情早就擬定計劃,只需按計劃行事即可。

但從陳家嶺下山對普通人確實是個大問題,但山上的人不可能是普通人,書院中學部的學生更不是普通人,他們是最能吃苦的山裡人。

陳家嶺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下山的唯一出路就在鷹嘴崖,鷹嘴崖在上東谷村鷹頭峰,鷹頭峰臨淵東望,像一隻尋找獵物的雄鷹,兩邊的山林就是他的翅膀,樹木雜草就是它的羽毛,身下的懸崖就是天空,從北面它的左眼進去,南面右眼出來,這個鷹頭峰名不虛傳,但從眼珠子上框到頭頂的高度就有168米,眼框東西長25米,高度北面6.43米、南面5.04米,裡面通道有人工修整的痕跡,有巡邏隊民兵每天四班倒班值守,每班四人,裡面有宿舍、廚房、廁所、倉庫。

從南面鷹眼出來,是一條先向往西面鷹脖子走向的十來米寬的巖坎緩坡,植物密佈,人行青石板路大約一米寬,行一百米左右後,再由北向南折彎一百度左右繼續走大約四百多米,就到了真正下山的巖口,青石板路就到此戛然而止。

原來下山的路就在一條巖縫裡,巖縫向北傾斜大約八十度,寬度一米左右,巖縫由東往西走向,最長二十米,最短的地方不到三米。從明代到解放前都是腳把窩上下,每個腳把窩只能放下四十碼腳的大半個腳掌,在最裡邊和最外邊向下每隔一百米左右就有一個拳頭大的套繩子的鋼環。冉大勇和李春成先順著繩子往山下溜去,周大勇和陳景榮每人守著一邊,待前面的人輪到下一條繩子的時候再讓後面的人依次序往下溜,最後兩人斷後,待二十人全部下山到望鄉臺時已經花了半小時的時間。二百人下山就像一串人往下溜,黃秋荻擦了擦汗,望著冉大勇說:“大勇哥,我們已經下了一千米的懸崖了嗎?”

“準確點說是已經下來1278米,從巖口下來是997米,從巖口青石板路起到鷹眼的垂直高度是113米,鷹眼到峰頂是168米,剩下的從望鄉臺到下面林口垂直高度140米,從林口到下院道觀的垂直高度是156米,下院道觀的海拔是217米。”冉大勇各項資料張口就來,聽得幾個女生眼睛直冒星星。

望鄉臺其實就是懸崖上的一個小臺階,長約20米,寬約兩米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軟娘馴渣夫

軟娘馴渣夫

丟丟
遊戲 完結 43萬字
楊森林

楊森林

吻火
遊戲 完結 3萬字
造化神塔

造化神塔

津股巡覽
遊戲 完結 116萬字
情人節快樂

情人節快樂

淘氣
遊戲 完結 10萬字
總裁的歡喜冤家

總裁的歡喜冤家

指點迷津
遊戲 完結 5萬字
田亮自傳:最亮的十米

田亮自傳:最亮的十米

生在秋天
遊戲 完結 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