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奴才與微臣的自稱;後世取士的方法 (第2/3頁)
槐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奴才,就是想和乾隆拉近關係。
因為,他不是乾隆肚子裡的蛔蟲,不知乾隆剛才為什麼生那麼大的氣,以為是自己和紀曉嵐鬥嘴之時惹怒了乾隆。
現在透過自稱奴才的方式,套套近乎,希望乾隆不會怪罪他。
乾隆自是聽出了和珅此時的稱呼異樣,也沒打算責備他,只是問道:“你平時全國各地瞎溜達,有沒有聽說過,何處有那三個時辰便能行走八千里的飛機?”
乾隆以為,自己既然已經知道存在飛機這種交通工具,若是他能製造出來,就能夠抵消在位時的過失。
“啊?”
和珅有些懵,同時,心裡直發毛。
我的太祖老爺爺啊,你不會真信了那後世人的話吧?
讓我到哪裡去給你找飛機啊?
會飛的母雞倒是可以給你找一隻,給你燉了補補身子,順便補補腦子。
心裡話,和珅自然不可能和乾隆說,只得硬著頭皮說:“只要萬歲爺想要,別說是飛機了,就算是飛龍,奴才哪怕將整個大清掘地三尺都得給萬歲爺找來。”
看著和珅這副不靠譜的模樣。
乾隆欲言又止,最後只得悵然著將伸出去的手放了下來。
“算了吧。”
和珅頓時鬆了一口氣。
乾隆則陷入了沉思。
三百年後的飛機都已經能做到三個時辰行走八千里了,按理說,不說三個時辰八千里,一天可行走八百里的飛機雛形也該出了才是。
可,為什麼朕一點訊息也沒有。
難不成,這飛機不是我大清發明的?
可大清外的其他國家真有這個實力發明飛機嗎?
...
通完電話之後,莊術拉開了陽臺的推拉門,到陽臺之上呼了一口氣。
於此同時,歷朝歷代的視角也跟著挪動。
數百棟高樓林立,在正前方有一個巨大的商場,商場的正中央掛著一個幾百寸的電子大螢幕。
這時,電子大屏之中出現了一個問題。
【往年公務員考試真題。】
看到此問題,歷朝歷代的皇帝提起了興趣。
一個王朝的官吏選拔制度,幾乎決定了一個王朝能夠執行的國祚長短,每位皇帝此時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看著頭頂上的石碑。
大秦。
嬴政心頭一動:“公務員?是後世華夏的官員吧?後世的人是以‘考試’取士嗎?”
他看向李斯問道:“李斯,你認為,我大秦日後若是採取考試的方式取士,可行否?”
從三個時辰便能行走八千里的飛機,到能夠千里傳音的盒子,李斯認為後世的強盛遠超越大秦。
可選官制度太過於重要,李斯不敢直接斷言。
大秦的選拔官員制度有好幾種。
首先便是世官制。
葆子制度。葆子即保子,這個詞出現在睡虎地秦簡中,就是憑藉父親或兄長的職位而獲得官職。
‘吏兩千石以上,視事滿三年,得任同產若子一人為郎。’
其次便是保舉制度。
簡單來說,便是推薦制度,但是推薦人和被推薦人實行連坐,被推薦人貪汙受賄,推薦人也要入獄。
第三種,便是學吏制度。
史。“史,記事者也“,主要是從事一些文書工作的吏員。
由史開‘學室’,其弟子和兒子可入學室學習,等學‘史’成功便可去弟子籍,成為吏員。
最後,便是軍功制度,軍功大者,直接升遷為官。
大秦官與吏分開,大多數官都是由吏升遷而來。
縱觀整個大秦,在選吏之時,雖說摒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