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姚映趨步上前,一面用手中託盤承接了太后剪除的花枝,一面謹慎斟酌地答道:&ldo;回太后娘娘的話,來人復命有言:常州城內,不論是其太守紀廣之,還是其通判郭允恭,均無心腹幕僚留居府衙。所謂門客之流也多為臨時召集之人。平日閒暇,常州二公喜與衙內門客坐而論道。說起議政謀策,卻多是自身居中拿計,鮮少問於旁人。&rdo;
劉太后眉梢輕揚,目光明滅地望向手中的芍藥枝蔓。這枝蔓柔軟嫩綠,就像是剛剛抽芽的柳枝,捏在指間,脆弱細瘦,不堪一折。
可是,它有刺。那微不起眼的小物尖銳鋒利,能將她指腹輕易刺破,一針見血。
&ldo;數日調查,就給朕這樣一個結果?&rdo;
劉太后側身轉眸,聲音微冷地望向姚映,&ldo;難道是要告訴朕,朕所提拔的官員無能剛愎。放著門客幕僚不用,卻偏偏喜好自作主張?&rdo;
姚映屏息低頭,心中惶惶地補充道:&ldo;太后娘娘息怒,此次暗查之人在常州坊間所得訊息與此並無相符。坊間的百姓們在提起自州君長時,多譽其為官持正,撫民有方。只有了了幾個迂腐文人說到常州通判,會譏他昏聵老邁,難堪其用。已糊塗到了聽信閨中女兒繡樓痴言的地步。&rdo;
劉太后聽罷哂笑一聲,不冷不熱重複道:&ldo;閨中女兒,繡樓痴言?他們這群人,是想將這些說於誰聽?&rdo;
姚映臉色驟白,後知後覺恍悟到此言失察,莫不是在含沙射影,諷刺太后婦人當國?
好一群膽大包天之徒!
&ldo;太后娘娘。&rdo;
姚映抿抿唇,將聲音放柔放軟,溫緩地寬慰道,&ldo;娘娘自秉國璽以來,禮賢下士,為政公允。豪傑作為不讓鬚眉男兒,早已是有目共睹,人盡皆知之事。你在萬民心中,地位威嚴崇高。豈是區區幾個跳樑小丑,靠著三寸不爛就能輕易毀謗消磨的?&rdo;
劉娥略抬了眼簾,似笑非笑掃一眼姚映,將手中銀剪漫不經心擱置在託盤中。
&ldo;按照暗查之人所言,這常州賑災舉措背後所藏高人便是通判府的閨中幼女嘍?&rdo;
姚映頓了頓,躬腰屈身,低低答道:&ldo;確是郭氏二女。&rdo;
劉太后遠山長眉斜斜挑起,鳳尾眼梢流轉出悠悠神采:&ldo;這丫頭,倒真是個伶俐孩子。縱是不在京師,也總有法子讓哀家時刻不能忘了她。眼看官家大婚時候將到,她倒是確實給哀家一個不大不小的意外驚喜。&rdo;
姚映垂首喑聲,屏氣凝神。只聽太后平淡股則地問道:&ldo;常州城近況如何?&rdo;
&ldo;回太后娘娘的話:自常州糧價上揚後,四方商賈便聞聲而動,販糧此間,短短數日便使常州糧市飽和,倉儲盈實。如今常州米糧之價已回落如初。並無兩浙路其他州府所遇糧荒之患。&rdo;
劉太后展眉舒目,低鬢緩髻上所簪的金翅流蘇迎風輕晃:&ldo;倒是跟郭允恭上書自辯的奏疏中所寫情況分毫不差。不過以哀家看來,這封自辯疏奏恐怕也是出自他女兒的手筆。可惜王欽若如今彌留臥病,不然定將欣慰於他前言所料成真。&rdo;
話落,太后便轉過身一言不發步入殿中。姚映緊隨其後,亦步亦趨。
看得出來,太后今日心情極佳。許是因常州事塵埃落定,未曾牽扯她心腹親隨的緣由,她此刻格外暢然。
這是連日以來,壽安宮人第一次見到太后欣悅開顏。自那日,官家來壽安宮請安時,說到他欲將琅琊王氏三娘子賜婚於鄭國公府時,太后便一直心中鬱鬱。
闔宮上下的人都知道,王三娘子乃是太后娘娘為陛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