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枕紅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吾且問你,此為何物?作何用途啊?”只見蔡邕指著手中的竹簡問到。
羊安知道蔡邕有心考校自己,又見他指著著有標點的竹簡提問自己,也不急著回答,心中整理一番,便施一揖,不急不緩道:“回叔父,此物乃是侄兒為方便讀書所創,喚為“標點”,專為斷句之用。”他頓了頓,抬頭看了眼蔡邕,見蔡邕未做表示,則繼續說到:“侄兒讀書時,覺漢文字博大精深,常有一語多關之時,如《論語·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句若斷句不同,則其意也大相徑庭。”
羊儒、蔡邕聽到這裡,不由口中默讀起此句,心中細細品味,發覺正是如此。
羊安繼續道:“又如此句‘明日逢春好不晦氣,終年倒運少有餘財。’相同的句子,斷句不同,其意南轅北轍,易引發歧義,使人誤解。故小子為方便讀寫,便以標點斷句以便理解。”
羊儒見自己的孫子禮數有加,對答如流,心中暗自高興,蔡邕則還在消化這些內容。
良久,蔡邕問到:“這標點共計幾何,可曾著注?”
“稟叔父,約數十個,未曾著注。”
“何不立書著注,吾於東觀之時,曾與盧子幹(盧植)、馬叔翁(馬日磾)、楊文先(楊彪)編書,可助賢侄一臂之力。他日書成,呈於朝中諸公,稟示聖上,或可施用於天下。”
“此事當真?”楊安欣喜道。
“豎子豈可無禮。”羊儒見羊安一時忘乎所以,教訓到,“伯喈乃當世大儒,豈會哄騙於你?”
“叔父贖侄兒失禮。”羊安忙施禮,又道,“侄兒謝過叔父。”
蔡邕捋著鬍鬚點點頭。
羊儒先前不願意羊安公開標點,是怕他年少成名,忘乎所以。此時羊安尚幼,心性未定,難免走上歧路,他雖然有才華,也要避免拔苗助長。此事由蔡邕牽線,朝廷諸公倡導,若成,則功在諸公,名在蔡邕;若敗,也無關痛癢。蔡邕向來行事光明磊落,此事他初聞便已覺得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便只想著如何推廣運用,不做他想。至於羊安,他自知人微言輕,此事如此安排,雖然功勞名聲別人拿了大部分,但至少自己將來也能在文人名士中立足。
三人各有想法,倒是蔡邕又說到:“此事便如此決定,至於這簡體字嘛......”他欲言又止,卻和羊儒對視一眼。他知羊儒愛孫心切,不願羊安惹上麻煩,自己也是認同方才羊儒的想法。這孩子天賦異稟,將來成就怕是遠在自己之上,此時若打擊他的積極性,怕也是不妥。
羊安見狀,先一步說到:“祖父、叔父,這簡體字,方才在房中更衣之時,細思極恐,老子有云:‘治大國若烹小鮮’。凡事亦應如此,不可操之過急。秦滅六國而統文字,至今已四百餘年,其中文物典籍,朝廷文書,諸公所學,具是繁體字。簡體字雖便於書寫,但貿然推廣,工程浩大,得不償失。若為奸人所得,反而授人口實。不如徐而圖之。”他頓了頓,“將來學有所成,編書立注。或有仕途,若朝中局勢安穩,國泰民安,則結三五同志,言於朝堂,奏於天聽,陳明厲害,曉之以理。成,則施於蒙學,繁簡併用,如此數代,此事可成。”
“如若不成?”羊儒自然是最關心這個問題的人,羊安雖說的婉轉,但此時堂內三人都知道最大的難點在哪裡,那就是普天之下所有既得利益的讀書人,包括的朝堂上的諸公和士族大家。推廣簡體字意味著所有人又回到同一起跑線上。即使大家都知道這是好事,但這種把所有讀書人都得罪光的事情,又有誰會去支援呢?最後怕是要落得萬劫不復的境地。所幸羊安也知道徐而圖之的道理。同時,內心中卻也是慚愧不已,自己雖然甚是喜愛這個孫子,但平時要求也是頗為嚴格,常因他出人意料的舉動而大發雷霆,卻很少與他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