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漁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砰砰砰,零星的火銃聲在平原上響起,一隻盤旋在空中的斑鳩像是被火銃聲給嚇到了,提高了飛行的高度,不斷撲騰著翅膀。如果從這隻斑鳩的視角俯瞰大地,就會發現,數十名騎兵正在平原上賓士。
這數十人分成兩個部分,前面大約是十個騎兵在飛奔,後面大約是十幾二十個騎兵在追趕。不僅如此,火銃聲正是從後面的騎兵隊伍中發出的,伴隨著火銃聲的,還有陣陣白煙,那分明是火藥發射時候騰起的煙霧。
這兩支騎兵正是情報軍的哨探隊和滿蒙八旗的斥候。興華軍小分隊發現前方有敵軍斥候活動之後,隊正立刻做出判斷,幹掉這支敵軍斥候,好巧不巧,就在他們執行任務的地方,竟然有另一支情報軍小分隊也瞄上了這支八旗小隊。
這隻能說清軍斥候被興華軍給打怕了,前幾次遭遇興華軍,不管是在崑崙關還是在桂林,興華軍的戰場遮蔽一直做得非常好。所謂戰場遮蔽說白了就是不讓對方知道己方軍隊的動向,想要對方不知道自己的動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量幹掉對方的斥候,殺光斥候,敵軍就變成了瞎子。
所以在主戰場之外,雙方的斥候早就進行過無數次的對決,當然,因為斥候對決一般就是幾個人對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對十幾個人的小規模戰鬥,所以一直沒有被詳細記錄,也沒有引起交戰雙方的重視。但是對於斥候本身來說,這種戰鬥就相當恐怖了。
因為清軍哨探基本上是被興華軍哨探給壓著打,雙方交手恐怕不下幾百次,除非是八旗騎兵有人數的絕對優勢,否則但凡是一對一,哪怕是一對二,一對三,興華軍都從來不落下風。這麼一來,八旗斥候也怕了,斥候雖然是一支部隊的精英。比如後世我軍的特種部隊,就是從偵察兵中演化而來。可是他們也是人,也會感到害怕,尤其是這種被敵軍死死壓制的感覺,怎麼能不讓清軍上下升起一股寒意。
所以交手多次之後,八旗兵也慫了,不敢跟興華軍哨探隊硬碰硬。主要是興華軍的裝備實在是太過逆天,就連哨探騎兵也裝備了騎銃,這就麻煩了,興華軍的騎銃可不是遼東邊軍那種燒火棍,四四式騎銃的威力根本不是清軍的弓箭能抗衡的。在雙方的對射當中,往往百步的距離上,清軍的鎧甲就會被銃彈打穿,但這個距離上哪怕是刺箭也不能對興華軍的鎧甲造成危害。
兩者對比,高下立判。雙方戰馬的素質也差不多,甚至興華軍的戰馬比清軍的戰馬還要強一些,這樣一來,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過,又沒法近距離對砍,但凡是清軍斥候碰到興華軍,基本上沒有還手的機會。
這次也是一樣,當二十個興華軍騎兵從左右兩側出現朝著清軍騎兵斥候包抄過來的時候,清軍都快嚇尿了。只能說這支八旗斥候小隊也是作死,本來多爾袞把哨探的任務交給了多鐸,多鐸挑選了數千滿蒙騎兵以十人為單位,分散進行查探,但主要查探範圍還是限制在定遠縣周圍。這倒不是多鐸下的命令,而是騎兵小隊自己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默契,誰也不敢故意前出,大家都明白,過了定遠縣,碰到敵軍的機率大大增加,這些斥候也不想觸這個黴頭。
不過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支龐大的軍隊之中,總有一些頭鐵的人要去試試對方的深淺。比如這支清軍小隊,就屬於頭鐵的一類,他們本來在定遠縣偵查的好好的,領頭的壯達非要提議去前面的清流關看看。本來他們在定遠縣也是打醬油,反正興華軍是一線平推,哨探隊在大軍前方也是一線平推,不會出現突出部的現象。
所以幾百支八旗騎兵小隊圍在定遠縣周圍,狗屁都打探不到。可如果前出清流關可就不一樣了,很有可能會碰到興華軍。這一隊士兵的壯達是從京師過來的軍官,本來一直在京師周邊混日子,多爾袞南下,將能徵集到的旗丁全部帶上了。這人自然也跟著一起南下,桂林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