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帛琉群島的昂戈爾島,陸軍第81師的兩個團不費吹灰之力就征服了1600名日本佔領軍,開通了島上兩條6000英尺長飛機的跑道。
攻佔小如彈丸的佩勒琉島是一場相當艱苦的作戰。島上1萬名日軍隱藏在縱橫交錯的巖洞中進行反抗。美陸戰第1師使用火箭筒、炸藥包、遠端火焰噴射器等,苦戰一個多月,才基本將島上日軍清除。然而美軍攻佔佩勒硫島傷亡1萬人,其中死亡近z000人。美軍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換取這個小島還是值得的,因為它毫無疑問地消除了麥克阿瑟進軍菲律賓的真正威脅。
與此同時,美軍還兵不血刃輕取了烏裡錫島,為太平洋艦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錨地和補給基地,這個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馬朱羅、誇賈林以及埃尼威托克等基地,為中太平洋部隊此後的作戰提供了便利條件。
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太平洋海區司令部,對參加萊特島進攻戰的部隊能否協調一致極為關注。當時的情況是,美國第7艦隊司令金凱德將軍直接受麥克阿瑟指揮,麥克阿瑟聽命於參謀長聯席會議。第3艦隊司令哈爾西將軍則受尼米茲指揮,尼米茲也聽命於參謀長聯席會議。兩支艦隊指揮分散而又任務交錯,沒有負責軍官進行現場協調,顯然是危險的。
出於全域性考慮,太平洋海區總部參謀部完成了&ldo;8‐44作戰計劃&rdo;。這個作戰計劃要求太平洋海區部隊&ldo;在西南太平洋部隊攻佔菲律賓群島中部的作戰中,要給予掩護和支援&rdo;。要求哈爾西的第3艦隊&ldo;消滅在菲律賓或威脅菲律賓的敵海軍和航空兵&rdo;。9月27日,尼米茲在計劃上簽字。這一切,充分體現了尼米茲和他的太平洋艦隊優良的協作精神。
隨著雷伊泰灣戰役作戰計劃的日臻完善,一些深謀遠慮的軍官開始思考攻佔該島之後的行動方向。當時爭論焦點主要集中於進攻臺灣還是呂宋這兩個方案上。金上將堅持要在中國的臺灣登陸,而麥克阿瑟在9月21日向美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在兩個月以後他有能力在呂宋島發起登陸作戰。
許多將領也紛紛獻計獻策,試圖打破僵局。斯普魯恩斯主張直搗硫黃島和沖繩島:福雷斯特爾、謝爾曼主張根本放棄臺灣,12月進軍呂宋,1945年初進攻小笠原群島和琉球群島。
謝爾曼的方案得到尼米茲、斯普魯恩斯以及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將軍、中太平洋航空兵司令哈蒙將軍的支援。在9月29日一10月1日,金上將在舊金山召集的非正式會議上放棄了自己的主張,同意打硫黃島和沖繩島,而不打臺灣,並表示將向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建議。
10月3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對麥克阿瑟和尼米茲頒發了這次戰爭中最後一個重要的戰略指令:麥克阿瑟於1944年12月20日進攻呂宋島,尼米茲負責掩護和支援。尼米茲於1945年1月20日進攻小笠原群島、硫黃列島中的一個或數個島嶼(如流黃島),於3月1日進攻琉球群島中的一個或數個島嶼(如沖繩島)。
在雷伊泰灣戰役即將開始之際,哈爾西不遺餘力地實施了大規模的空中轟炸。他的初步任務是切斷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交通線,儘可能多地消滅敵機。尼米茲透過哈爾西的報告,知道第38特混艦隊10月10日襲擊了沖繩島,11日掃射了呂宋機場,從12日起連續3天向臺灣發動了攻擊,襲擊運輸艦隻、機場和島上設施,擊落了大批敵機,其中不少是艦載機。
空戰和空襲結果,日本損失飛機600餘架,損失艦船26艘。一而哈爾西僅僅損失89架飛機,另有2艘巡洋艦&ldo;坎培拉&rdo;號和&ldo;休斯頓&rdo;號被日機魚雷擊中,失去了自航能力。哈爾西指示一個特混大隊將受傷艦隻拖回烏裡錫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