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玲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殷商王都 北蒙(安陽) 公元前1272年,殷商王朝小辛帝於商都安陽病逝,王詔遺命,命其弟殷子斂繼位為帝,著玄金龍袍,執玉笏於大商王宮承乾殿舉行加冕大典,受百官朝賀。 承乾殿 "天曰昭昭,灼灼其華,神鳳臨世,佑我殷商,君子之行,德被萬民。 上襲堯舜之德,謙奉先祖之訓,謹遵天神之諭。恭迎新帝登基,新帝加冕!" 隨著司儀大臣讀完登基禱詞,文武大臣分列承乾殿大殿兩側,新帝殷子斂緩步走入殿中,行至殿內御階前行加冕禮。 "新帝已立寰宇即清,蓋追先祖之懿德,今有殷氏子孫子斂,恭謹有禮,秉性純良,愷悌君子,人品端方,仁愛寬厚,深明大義,堪擔神器,天地泰康,今承先王遺詔登基,問卜神靈,神諭大吉,加冕冠。" 大祭司從司儀官手中接過冕冠為跪於階前的殷子斂加冕。禮畢子斂邁步走上王座,兩側宮人閉扇,待小乙帝端坐後開扇臨朝。 文武百官行參拜大禮叩拜新君,"王上萬年!" "眾卿平身。" "諾!" 小乙帝目光掃過眾臣,沉吟片刻開口道:"我大商自先祖成湯伐桀而興,先祖義旗一舉則萬民安止,天下義士簞食壺漿贏糧影從,滄海桑田幾經沉浮。 大商有過輝煌,也有過跌宕,孤今日坐於這王座之上,深感祖宗基業來之不易,肩上之責重於泰山,思及此處寢食難安臥榻難眠,生而為王若是不能拯生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躬身自省以己之身以正天下,那便是愧於先祖,不配為王! 遂思之再三孤決定以身作則從王室開始,傳孤王諭,從即日起王室上下開源節流,宮中開支一切從儉,遣返先王在位時期蒐集的民間美女,日後如無王諭各地方不可擅自做主進獻女子入宮,朝中上下躬身自查反躬自省力克前朝陋習,曉諭朝野內外。 諸卿皆為我大商肱骨之臣,孤望眾卿皆與寡人同德,同心,同行! 故而孤盼諸卿為國獻策為君分憂,知無不言,諸卿能做否?" "臣等謹遵大王諭,為君分憂,知無不言,鞠躬盡瘁。" … 明月樓 暗室 "昭兄,如今大王登基你也被敕奉為太子,這盤棋我們是要下出頭了。"裴陽手執白子殷昭執黑子,手起子落局成。 "你真的認為當今時局利於我們嗎?" "難道不是嗎?如今我們可以深入朝堂不再如當初冷眼旁觀無能為力,而現在我們可以一邊根據暗線匯總的朝堂各勢力的分佈情況佈局撒網,一邊拉攏朝堂的中立派,然後…" "然後將這些癰疽盡數剷除?"殷昭意味不明的看著裴陽。 "難道不可?" 殷昭撂下棋子斟了杯茶,"當初我們立於朝堂之外,敵在明我在暗;而如今我已是局中之人,敵在暗我在明,不能再置身事外了,因為我已然成為眾矢之的,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裴陽,你還記得伊尹嗎?" "一代名相,怎會不知。" 殷昭冷笑一聲,"名相嗎?確實是 ,攝政丞相一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來又身兼大祭司,政權神權皆加之一身,朝堂官員或受其舉薦或是其門生,冢宰集團如日中天,歷經四代君主,可謂是'流水的君王不倒的丞相',別忘了那幾個君王皆夭壽短命不得善終。" "那我們難道熟視無睹坐以待斃嗎?" 殷昭放下手中杯盞,沉吟片刻開口道:"裴陽,我知你報仇心切,但我們走到今天更要慎之又慎,如今王權旁落別說是我這個太子就是我父王想要頃刻間拔出大祭司還有丞相這幾大世家,難如登天啊! 不過,請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外祖一家枉死,他們是忠臣定會沉冤昭雪。" 裴陽一改輕佻,正色行禮:"拜謝殿下,如外祖一家能洗雪沉冤斬除禍首,我裴氏一族為太子馬首是瞻。" "好,你我兄弟無需多禮。" "禮不可廢,"裴陽又恢復輕佻之色 "話說成為殿下之後感覺如何?" "唉~高處不勝寒啊。" … 祭司府 "大祭司,大王登基大典上說的話您怎麼看?" 大祭司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冷哼了一聲,"不過困獸之鬥爾,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個曾經的閒散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