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戰略討論會 (第2/4頁)
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防務,且守備部隊的指揮官也換成了第103師的師長何紹周,由他來統一指揮守備,第103師是已經被中央化的黔軍部隊,何紹周又是貴州人,故而,在他接替半壁山守備部隊的指揮官之後,那個讓何煒十分的不放心,不買中央軍賬的第82師也只有老老實實的聽指揮。
何紹周也是久經戰陣,頗具指揮才能的軍官,並不是個全靠著何部長往上爬的草包,他在接了突擊總隊的防務之後就對日軍的渡江攻擊有所防備,且早在突擊總隊駐防期間,突擊總隊就在沿江江岸構築了大量的堅固工事,這些工事在突擊總隊撤走之後也全部交給了第82師,在第103師趕到之後,這些突擊總隊精心構築的工事也被交到了戰鬥力較強的第103師手中。
所以,第6師團的渡江偷襲根本就沒有佔到半點便宜,趁夜發起攻擊的第6師團部隊還沒完全渡江就遭到了沿江陣地中第103師部隊的半渡而擊,在半壁山上的炮兵,海軍水雷部隊也連連助戰,激戰一夜後,渡江攻擊的第6師團雖然憑藉著強大的戰鬥力和作戰精神成功渡江,但在守軍步機槍,炮兵和水雷火力的聯合打擊下也付出了慘重的傷亡。
而在發起渡江襲擊之後,第6師團就開始兩線作戰,同時向田家鎮和半壁山發起猛烈攻擊。
在田家鎮方向,李延年所部的第九師,第五十七師和要塞炮兵部隊依託田家鎮要塞拼死抵抗,在半壁山方向,何紹周則指揮第103師,第82師和193師第385旅和日軍鏖戰。
日軍第6師團拼死攻擊,連日不斷的使用步炮空協同猛攻,守軍部隊也是拼死抵抗,而國府為了守住田家鎮和半壁山這一線長江沿岸扼守武漢的最後一道門戶,也不斷的繼續向該處投送兵力,又先後向田家鎮和半壁山分別增加了東拼西湊出來的一個旅的兵力。
憑藉著相對優勢的兵力和頑強的戰鬥意志,田家鎮和半壁山的守軍愣是頂住了日軍第6師團的猛攻,而何煒指揮出來的陽新大捷也成為了守軍各級部隊長鼓勵麾下官兵,提升部隊士氣的最好案例,在陽新大捷的激勵之下,各級官兵皆士氣高昂,前仆後繼的死守陣地,頑強抵抗。
此外,陽新大捷也為守軍提供了諸多了戰術上的參考,在雙方的攻防拉鋸期間,何紹周甚至還參考借鑑了何煒指揮突擊總隊守備半壁山的各次作戰經驗,向日軍發起了多次反攻,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
雖然沒有打出像突擊總隊那樣輝煌的戰績,但有樣學樣,加之何紹周的核心部隊第103師的基層軍士軍官又是何煒幫著調教的,所以在幾次反攻中也吃掉了若干第6師團的小股單位,也是頗有斬獲。
雙方的絞殺可謂是極為慘烈,田家鎮要塞和對岸的半壁山要塞幾乎成為了吞噬雙方有生力量的血肉磨坊,在國軍增加兵力之後,日軍方面見第6師團對田家鎮和半壁山的攻擊毫無進展,也不得不增兵,而且是冒險從救援在萬家嶺一線被圍攻的106師團的援兵中擠出兵力來增援第6師團。
直到拼殺拉鋸了兩個多月後,國府方向出於全盤戰略考慮,才下令主動放棄撤出田家鎮和半壁山要塞,整個作戰期間,無論是田家鎮要塞,還是半壁山要塞的國軍陣地,都是堅如磐石,沒有被撼動分毫。
而在這兩個多月的拉鋸中,參戰的國軍各部隊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參戰各師的平均剩餘兵力不足三千人,而第6師團在兩個月的絞殺中雖然整體損失要小於與之對陣的中國軍隊,但傷亡也不小,加之之前被突擊總隊聯合李延年部第九師吃掉了一個完整步兵聯隊,第6師團實則也是元氣大傷。 這支號稱日本陸軍頭號精銳王牌的第6師團這次是徹底碰了個頭破血流,受到了重挫,直接喪失了持續作戰能力。
其次,武漢會戰的其它方向也有了極大的變動,國軍在萬家嶺一線圍攻日軍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