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俗話說得好,要致富,先修路。漢代不似秦朝那般執著,非要修寬敞的直道。幾百年前,生猛的秦始皇逢山挖山,遇水架橋,修建的秦直道幾乎是一條直線,創造了一個世間難以複製的奇蹟。
秦馳道的路基也是用反覆炒過的熟土,還加入了鹽鹼,夯築得非常結實。這樣修出來的秦直道寬敞平整、寸草不生,甚至可以並排好幾架4架馬車。
可以說是完全不計成本了……
但也有個致命的缺點,修馳道幾乎是用人命填的,錢財和昔年六國的勞力像是流水一樣填到了馳道里,讓百姓苦不堪言。
修路搭橋方面,漢朝充分吸取了秦苛政而亡的教訓,在馳道的基礎上,增加了不少官道。但不求寬度,能行車就好,不要求兩側一定要種樹乘涼和減少飛揚的塵土,也不斥巨資一口氣修完,而是每年在去歲的基礎上修整、延長或拓寬,務必不耽誤農耕和減少壯勞力的耗損。
燕綏也不是從無到有,用蠻力硬生生修出路來,主要還是整修以往坑坑窪窪的泥土路,以加寬和整平為目的。先在拓寬的道路一側鋪上水泥,等水泥乾透,再修另外一側,免得往來的車輛無法通行。
天矇矇亮,陽城的力役喝完小米粥就在督工們的吆喝下走出了營地,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挑著土籃子,有的則負責用馬車、木箱運輸砂礫、黏土、碎石子和石灰。
所謂力役,也叫更卒,漢代每個成年男子每年都得給縣郡做上一個月工,除非家裡有錢,便能用幾百錢來代替。
然而百姓家裡拮据,大多數還掙扎在溫飽線上,哪裡拿得出錢來?
鄉下的壯丁大都親身上陣服役,也就城裡服役的人少些,用錢抵工了事。
張鐵就是更卒中的一員,他本來熟門熟路地扛著鋤頭跟著隊伍走,都服了兩年力役了,這活他算是摸清了:
縣裡最常乾的就是秋收後把更卒召集在一起修路建橋,有時候還得開鑿水井和鹽井。只要不是到深入到幾十米的地下鑿井,這活雖然辛苦,也勉強幹得下去,咬著牙熬一熬,一個月就結束了。
然而今年修路卻換了一種法子,他看著一群人被叫過去,把細碎石子、灰色的砂漿、煮過的糯米漿混在一起,用大力攪拌著,不由納罕:
這是在作甚,若是真想把路修得美觀,用青石板和磚頭不就行了?
他一頭霧水地扛著鋤頭去拓寬官道了,要修的路早就用長長的繩子給框了起來,免得人悶頭苦幹時偏離了道路。
在他們剷平土地後,馬車運輸著碎石子緊隨其後,七八個人負責將石子均勻地鋪在路上。
再後頭,十幾個人把馬車上一桶桶攪拌好的水泥漿抬下來,塗抹在地基上。最後頭則是由壯漢們推著壓路石,輪流把路給壓平。
忙活了一上午,張鐵回頭一看,這路竟然比以往修得長了四五倍!少了反覆夯實、敲打土路那步驟,改鋪溼漉漉的石漿後也太省力了!
在日曬下,那被督工
們稱為水泥的物逐漸變硬,竟看起來像鋪好的磚頭一樣平整了。()
督工大聲吆喝著:≈ldo;水泥剛鋪好,千萬不要上去踩!≈rdo;
→水墨黛提醒您《我在三國經營田莊》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雖然好奇,壯漢們也只敢用手指頭偷偷戳一下壓好的水泥,還是有點軟。為了防止落葉和鳥糞粘在尚未硬化的水泥路上,督工們還指揮著壯漢在上頭鋪上了一層稻草。
中午日頭最烈的時候他們能休息一個時辰。張鐵經驗足,知道更卒營裡吃不飽,臨行前特地在懷裡揣了個硬邦邦的大豆餅,分量足,能夠吃好幾天。
誰料還沒到晌午,遠遠地就傳來了一陣肉香,讓賣力的更卒們直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