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夜泊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帝鄉鳳陽頓時映入眾人眼簾。
而這一眼看去,卻令眾人瞠目。
入目所見,遍地荒蕪。大片大片田地無人耕種,屋舍更是稀稀疏疏,所謂的帝鄉,竟然與此前出現過的其他地方殊無不同,都是百姓流亡、天災連綿、四野荒蕪。
眾人大失所望,紛紛打出一個問號。
——這就是傳說中的龍興之地?
漢武帝劉徹愕然無比,詢問左右。
“朕若是不曾想錯,鳳陽之於明朝,當如沛縣之於大漢,堂堂帝鄉,何至於此?”
唐太宗李世民意識到明末的境況有多嚴重了:“帝鄉已是如此,何況乎天下!”
而朱元璋則是勃然大怒。鳳陽的慘狀,讓他彷彿回到當年。萬萬沒有想到,已經成了帝鄉的鳳陽竟然還能復現元末的慘況!
“……朱由檢這個廢物在幹什麼?朝堂上這群酒囊飯袋都是幹什麼吃的!”
——就算大明朝廷暫時沒有能力救濟全天下,那也應該優先救濟鳳陽百姓啊!
鏡中人的聲音彷彿解答了他的疑問:
【崇禎四年,南京禮部右侍郎錢士升奉命祭告鳳陽皇陵,曾上書天子言及鳳陽衰敗,希望天子加恩,減免鳳陽賦稅。窮瘋了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怎麼可能答應?】
【四年後,當張獻忠等起義軍來到鳳陽,活不下去的鳳陽百姓主動“遠幾百裡相邀”,並將鳳陽的情況悉以相告——包括哪家富戶有錢,哪裡沒有官兵——便不足為奇了。
】
【——在大明朝廷與起義軍之間,鳳陽百姓用腳投票,做出了他們的選擇。】
【鳳陽既克,起義軍高舉“古元真龍皇帝”旗幟,徹底與大明朝廷撕破了臉。不僅如此,他們還一把火燒了皇陵享殿與朱元璋呆過的龍興寺,甚至掘了皇帝的祖墳。】
【訊息傳回北京,堪稱石破天驚。大明皇室的威嚴可謂蕩然無存,崇禎皇帝朱由檢上演三連:素服避殿,哭告太廟,下罪己詔!】
熊熊燃燒的火焰照亮了鳳陽半邊天,也照亮了歷代大明天子赤紅的眼與扭曲的臉。
脾氣最好的朱高熾都暴跳如雷。
哪怕他們自己的陵墓並未安置在鳳陽,可祖墳都被人毀了,誰能忍得下去?
不能穿越時空的他們怒不可遏。張獻忠的名字瞬間上了所有大明天子的仇恨榜首。
“好膽!”
“賊子該死!!”
“豎子安敢如此!!!”
大明皇帝集體發瘋之際,其他朝代的皇帝不免幸災樂禍,唏噓感嘆。可幸災樂禍,唏噓感嘆過後,這些皇帝一個個醒悟過來:
“糟了,朕的皇陵!朕的祖墳!”
——既然明皇陵能被起義軍燒燬,難道他們的皇陵就能在王朝末年完好無損嗎?明末起義軍如此,其他朝代的起義軍難道會更有禮貌、對皇陵秋毫無犯不成?
這其中,尤以北宋的天子最為焦慮。
——金滅北宋,皇陵都落入敵人疆域,焉能完好無損?只看金人在汴京的所作所為,怕不是他們的骨頭都被翻出來了?
對此,南宋的天子可以肯定確有其事。雖然並不是金人挖的,但墳確實是被挖了。
而南宋的天子同樣憂心忡忡。
——滅掉南宋的蒙古前所未有之野蠻,真的會遵循中原禮法保護他們的皇陵嗎?
一時間,歷朝歷代的天子都陷入了憂慮。
唯有民間百姓吃瓜看戲,好不開懷。
崇禎年間的百姓冷眼望著大火中的明皇陵,就差拍手叫好了。
這些年天災連連,皇帝還隔三差五加賦,他們眼睜睜看著家小餓死,連草蓆都買不起,只能曝屍荒野。更有甚者以人為食,夫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