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橫原築堡 (第2/2頁)
寂靜的銀松森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斤以上,尤其是東南兩道大門光是鐵板重量便有一千餘斤,需要十人以上用絞盤才能拉開。 橫原堡也沒有傳統的箭塔、馬面、甕城等城防設施,只是設定了吊橋用以透過護城河。其實這護城河只是築堡夯填城牆和其他挖沙取土工程的副產品,不料因越挖越大,索性便擴建成了二十米寬五米深的護城河。說是護城河倒不如說是護城壕,因為設計橫原堡時考慮防洪因素特意選址在高臺地上,故根本無法引水入壕內。橫原堡區別於傳統城池最重要的地方則是城牆上額外加了屋頂,這是霹靂軍使用佈置琉璃壩和萬家堡牆頭火炮的重要經驗。霹靂軍發現,火炮作為最重要的守城武器,不僅容易遭遇敵方的優先攻擊,更害怕雨天等惡劣天氣,故在設計方案中內外城牆上均修建了正面的胸牆和水泥的框架頂蓋,用於遮擋雨水也用於防備敵人箭支和攻城器械的打擊。 守城戰中外援通道至關重要,橫原堡設計了兩路補給通道。一路是水路補給通道,出了堡壘西門走下河堤十餘米便是碼頭,文井江出山在此處形成了一個河灣,河面寬闊且水流平緩,不僅適合運輸船隻甚至連水軍戰艦也有迴旋空間,故在築堡的同時也修建了一個碼頭。只是碼頭上游的山中河段,水流湍急又多亂石,根本不能行船,船隻只能從下游溯水而來。另一路補給通道則是通往萬家坪的山路,由於離山口只有幾十米,城牆上的火炮可以輕易消滅試圖封鎖山口的敵人,故被切斷的可能性極低。但為確保萬無一失,仍設計了一條從堡內通往山口內的隱秘地道,以便從背後襲擊試圖封鎖山口的敵人。<!--17K::-->喜歡南宋之霹靂風雲()南宋之霹靂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