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六 收蠶繭了 (第1/2頁)
白色草原上的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廣東順德,離省城廣州也不遠,只有幾十公里的路程。
在珠江三角洲範圍內,順德算是比較富裕的縣城了。
桑基魚塘,便是順德農村典型的農業方式。
說起來也簡單,挖一口魚塘,塘邊廣植桑樹。
魚塘中放入鯇魚、鯽魚、鯪魚等魚種。
和北方人不同,廣東人幾乎不怎麼喜歡吃鯉魚。
一個是鯉魚泥腥味兒重,另外一個就是廣東人視鯉魚為發物,食之易引起舊疾、暗疾發作。
這和靖安正好相反,靖安人反倒是最喜歡吃鯉魚。
誰家請人吃飯,上一條紅燒大鯉魚也是很有面子的。
只有一種鯉魚廣東人喜歡吃,那就是產自於廣東肇慶的文艿鯉。
據說文艿鯉是吃茨實、稻花長大的。
大清末年,還曾做為貢品送入京城,太后吃完大加讚賞。
順德的桑基魚塘也算是一種初級的迴圈農業。
桑葉養蠶,蠶沙餵魚,魚糞肥塘,塘泥又用來給桑樹施肥。
一畝魚塘的收益比種水稻高了四五倍不止。
自古以來,身處水鄉的順德人便過得很富足,生活水平比較高。
由於有大量的蠶繭出產,順德的西樵鎮也是有名的紡織之鄉。
大量的繅絲廠、紡織廠便建在西樵山腳下,產生大量出口海外。
食材多樣,順德人更會做美食,廣州酒樓的大廚大多來自於順德。
今天早上,在順德一間茶樓裡,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別看廣東人長的瘦瘦小小的,嗓門偏大,一桌一桌喝早茶的人都在比著看誰的聲音大。
據說這還是“耳語”,真正的講話聲音更大。
喝早茶,飽腹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朋友相聚、交換資訊。
“阿光,聽講沒?今年東洋仔衰咗了!”
一個四十歲左右的黑瘦漢子說道。
被叫做阿光的,也年紀相仿,黑黑瘦瘦的。
“標哥,點解?怎麼說”阿光不解地問道。
標哥喝了口魚片粥,又拿起酒杯喝了口米酒,眼睛裡放著光說:“丟你!沒文化,都不看報紙的!今年我地要發達嘍!”
聽說要發達,阿光眼睛也亮了,連忙端起酒杯,陪著笑臉說:“標哥,細佬敬你一杯,發財大家一起發,可不能吃獨食!”
“本來不想和你講的,不過大家多年老友,還是話給你知!”
標哥還是端著架子,吊阿光的胃口。
“大佬,快點講,發財必須帶著細佬,今日的茶我睇數!”
阿光心急,連忙答應早茶他請客。
標哥一笑,這餐早茶有人請了。
“阿光,我有個朋友昨天從省城回來,準備收蠶繭,讓幫忙找一下貨源!”
“切!騙人的!蠶繭這幾年行情都不好,收什麼收?”
阿光大失所望,有點後悔答應請客了。
他自己家就有幾畝魚塘,種了上百棵桑樹,也養蠶,也賣繭。
由於他腦袋瓜子活絡,認識人多,蠶繭下來時候,也收購一些轉手倒賣。
這幾年蠶繭行情並不好,聽說是兩個原因,一個是東瀛國蠶絲出口量巨大,已經超過了華夏,價格還便宜。另外一個,北方那地方生產了一種天蠶絲,也打壓了蠶絲市場。
他心裡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這個標哥就是為了讓他請喝早茶。
標哥用不屑的眼神看看阿光,知道他肚子裡想什麼。
“所以話你,鄉下人,土佬,一世發不了達()
!”
標哥滿臉瞧不起。
“標哥,想喝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