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原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喃喃道:“筆走龍蛇,筆走龍蛇……”
話音未落,紙張上的青色游龍在紙上快速遊了一圈後,徑直離開紙張,飛向蘇東山……的指尖。
蘇東山吃了一驚:“爹,爹,這是怎麼回事?”
蘇沛人都看傻了。
此時此刻他滿腦子都在想著一句話——莫非我蘇家的祖墳真冒青煙了?
不過他馬上反應過來,沉聲喝道:“傻小子,接著,這是好東西!”
蘇東山將信將疑。
但還是伸出一手,任由青色小龍化作綠帶一樣的風在他五指之間來回盤旋、飛舞。
片刻後,青色的風便在他指尖緩緩消失。
蘇東山不明就裡,看向蘇沛。
蘇沛無比感慨。
自己這個當老子的還沒修出落筆風,結果兒子先修出來了。
說出去誰敢信?
蘇東山重新提筆,看著一縷清風如游龍般在他指尖遊走,只覺神奇無比。
原來寫字有落筆風,翻書有翻書風,覆射還有破傷風……
他頓時對射箭生出了濃濃的興趣。
他將紙張遞給蘇沛:“爹,你看看如何?”
蘇沛雙手接過。
三種才氣共鳴,已然不需要他再評判了。
然而他還是仔細看了一遍——他想看看,究竟是怎樣的一篇與儒道相合的文章。
看完之後,蘇沛已經不淡定了。
“開篇明義,直言治學、修儒不可停止。
後點明方法、環境、專心之於治學的必要……
行文精幹,讀來流暢,卻包含治學多數道理……
人性天生是‘善’還是‘惡’,儒家尚未有定論。
觀你此篇,似有‘性惡’之說。
但這篇議文卻也點明出路——教化!
這與儒家的根本思想又無比契合……”
說到這裡,蘇沛已經激動得渾身哆嗦。
若說詩詞,他只能分得出好壞,有時甚至說不出具體在哪裡。
可若是議文,他是此中大家!
他自己本就是精研治學的大儒,所作議文多次在學宮月旦評上榜,並獲得多位儒家聖人稱讚。
其學識、眼光遠非常人可比。
即便如此,他觀此文,心底自然而然生出“我寫不出這樣文章,且以後也寫不出”的想法。
“這怎麼可能!”
這會是自己兒子所作?
我何德何能有這樣的兒子?
更讓蘇沛難受的,是蘇沛隱約覺得這篇譯文還有未盡之言。
這麼短,不夠啊……
“東山,還有嗎?我隱約覺得你這篇議文還可以深入剖析。若能繼續,必定為傳世佳作!”
蘇東山想也沒想,果斷搖頭:“沒了。”
有是有,但是寫毛筆字很累的!
指尖磨得生疼。
而他當初學的就是“節選”。
節選的已經夠背誦琢磨的了,為何要寫全篇的?
再說了,他心底也知道,有這些也就夠了。
《勸學》全篇不僅長,還有些這個世界沒出現過的名字、地方、例子,也不適合再寫。
最關鍵的,是他只需要證明自己可以補考就行了,廢那個勁幹什麼?
蘇沛急了,看了又看,來回踱步:“兒子,你再好好想想,還能不能再寫。
此篇已然可以選作學宮必學。
若是立意再深,勢必在學宮史上再起一碑!”
蘇東山仍舊搖頭。
那就更不能寫了。
真要被學宮選成必學之文了,以後萬千學子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