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水與大自然 (第1/2頁)
我是莫小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透過這次訓練,我們學會了節約用水,學會了在自然中尋找水的蹤跡,更學會了在面對挑戰時如何利用有限資源生存下去。
這一切,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水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它是生命之流,是連線天地的紐帶,是我們生存的根本。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必須更加珍惜每一滴寶貴的水資源,保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清泉,讓生命之河永遠涓涓不息。
即使營地位於小溪邊,隊員們仍然需要尋找並確保水源的原因有多個:
首先是可靠性。小溪裡的水可能看起來清澈,但並不一定適合直接飲用,因為自然水體中可能含有微生物、寄生蟲或其他汙染物,如細菌、病毒和原生動物,這些都可能引起疾病。因此,隊員們需要找到可以安全飲用的水源,這可能意味著要對小溪的水進行淨化處理,如沸騰或使用水淨化器。
其次是持續性。小溪的流量可能會因為季節變化而減少,甚至乾涸,在乾旱季節或乾旱地區,這一點尤其重要。因此,探索其他潛在的水源,如地下水、泉水或雨水收集,可以保證水源的長期穩定供應。
節約用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所有用水都依賴於小溪,那麼大量的使用可能會很快耗盡這個水源,尤其是在多人使用的情況下。找到額外的水源可以分散對單一水源的壓力,有助於保護和維護這一自然資源。
此外,緊急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萬一小溪因為某些原因(如自然災害)不再可用,擁有其他水源的知識可以作為備用選項,確保隊員們在緊急情況下仍然有可靠的水源。
活動需求也是一個考慮因素。如果營地的活動包括遠足、探險或其他遠離小溪的活動,那麼在行進中找到水源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可以確保在遠離營地時,隊員們仍然能夠保持水分補給。
最後,環境保護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遵循“無痕留下”原則是很重要的,這意味著要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包括不破壞河流和溪流的自然狀態。因此,即使在小溪邊建立營地,也要儘量減少對其的干擾和利用。
總之,即使是在小溪邊建立的營地,考慮水源的問題也是野外生存的關鍵一環。尋找、保護和合理使用水源是確保隊員們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接下來,李天真開始教授我們如何判斷地面是否平坦。他解釋說,平坦的地面適合建立營地,因為它可以提供穩定的支撐,減少滑坡和積水的風險。他向我們展示瞭如何使用自然地標和自制工具,如水平儀和繩索,來檢測地面的平整度。他還讓隊員們實踐使用手腳感覺地面的堅實程度,以及如何利用天然的地勢來選擇最佳的紮營地點。
判斷地面是否平坦是野外活動中的一個重要技能,它涉及多種技術和觀察力。首先,我們可以透過目視檢查來識別顯著的地形特徵。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尋找山脈、坡度變化或者凹凸不平的區域,從而確定相對平坦且沒有明顯高度差異的地帶。
為了更精確地瞭解地面是否平整,水平儀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將水平儀放置在地面上,觀察指示器或氣泡是否位於中心標記處。如果氣泡居於中心位置,說明該區域比較平坦,可以作為營地或進行其他活動的合適地點。
另外一個傳統但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一根繩索來檢測地面的平整度。你可以挑選兩個相距一定距離的點,在這兩點之間拉緊繩索。然後,細緻地檢查繩索與地面之間的間隙,如果在整個長度上,繩索與地面的距離保持相對一致,那麼這塊區域大致上是平坦的。
自然地標也是判斷地勢變化的有用參考。例如,樹木或岩石如果向某個方向傾斜,這可能表明那個方向有下坡的趨勢。同樣地,小溪的邊緣通常沿著最低的地勢流動,故其走向也能提供關於地勢高低的線索。
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