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高熾也驚動了。
結合文章裡的各類說法,朱高熾認為就是後世的青黴素。
李成賢把青黴素當做外用藥塗抹傷口,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於青黴素的作用並沒有徹底發揮,青黴素真正的最有效用法,是當做注射液透過血液迴圈輸送到內部組織。
讓青黴素和細菌全面接觸,而外用的效果不佳,內用的效果卻是神藥。
這麼說吧。
青黴素的運用普及,才是人類壽命得到巨大延長的真正原因,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才是食物來源的滿足,為人類提供了充足的營養。
大明社會在後者方面取得了大成功,但是前者目前還停留在摸索階段。
如果前者也取得了大成功,那麼大明人口將會進入徹底大爆發的時代,五十知天命的古語也將徹底改變,大明社會將進入人均壽命六七十歲的時代。
包括戰爭的傷病,士兵們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老兵的存活,讓軍隊的戰鬥力發生質的變化。
但是朱高熾也沒有辦法。
青黴素內用,提純技術非常的重要,而且培養皿的方式不適合大規模生產,隨著大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長足進步,許多的技術不再是可以隨便突破的。
每項技術的突破,背後代表了體系的進步,在大量體系的進步下,才有了單獨技術的突破。
例如青黴素。
青黴素的發現,到真正的提純,以及工業化生產,哪怕是二戰時也沒有普及,在現代才取得了大成功。
朱高熾下了旨意,要求給予李成賢團隊所有的支援。
連皇帝陛下都驚動了,許多的學者內心反感,認為皇帝是因為年紀老了,害怕死亡,所以才有這樣的行為,科學的發展是需要用科學的眼光的,絕對不是統治者好高騖遠的事情。
但無論學者們如何想,來自於朝廷的支援讓李成賢團隊成為了大明實力最強大的科研團隊。
無數的資金,人力,武力不計其數的投給了李成賢。
金州工業區為李成賢專門成立了培養青黴素的工廠,調去了幾百名工人,每天從事一項簡單的工作——培養青黴素。
沒有足夠多的合適的容器怎麼辦,金州工業區專門製作生產了一大批的容器。
整個工程變為了黴菌工廠。
工業區的工人們,把黴菌工廠的工人們笑稱為黴菌工人。
從提取到穩定,乃至水溶液的輔助發明,不計其數的研究和投入,三十餘歲的李成賢壓力巨大,才幾年的時間而已頭髮掉光了。
此時。
傳來了朱高熾病重的訊息。
人們都知道,這是皇帝身體不好了,病急亂投醫的行為。
“以前的皇帝怕死,所以求仙拜佛,現在的皇帝雖然偉岸,可以無法免俗,只是不再迷信,卻又迷信了科學,科學也不是萬能的啊。”
“誰不怕死,也能理解。”
“咱們這位皇帝是偉大的,全天下的人愛戴,這一件事並無法影響他的威望,哪怕明知道是錯的,朝廷上下願意滿足皇帝的這個心願,連百姓們都願意支援皇帝。”
“真是荒謬啊。”
人們紛紛私下裡討論。
討論皇帝不再是禁忌,新學更激進的言論都有,社會的開放早已深入人心。
李成賢進退兩難。
黴素的發現,以及研究突破,內用成為了摸索的方向,但是把黴素融入到人體裡,哪怕是李成賢心裡也沒有底,太過玄妙了,這麼看怎麼不合理。
最後李成賢的團隊用老鼠最物件。
五十隻專門被感染的老鼠,其中二十五隻注射了黴素,二十五隻沒有注射,結果注射了黴素的老鼠活了下來,沒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