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第3/6頁)
大秦寫書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是一般的沉重。
但所有人都能選擇第二條路。
唯獨嬴政不行,他的背後是嬴秦先祖,歷代先王,他註定是無路可退。
只能在孤家寡人的道路上。
越走越遠。
至於許尚最終能夠陪同嬴政走多久。
誰又能說得清呢?
嬴政一般都不太主動去想這個問題,因為會感到內心添堵,不如選擇性的忽略,順其自然,方為上策。
北方閣。
王綰和馮去疾剛剛有嘗試著解題。
然而卻讓昌文君、李信和渭陽君看了笑話。
因為王綰和馮去疾開解道之邏輯起點,乃是:道可道,非常道。
但當兩人聽到北冥大師刨根問底,並要求給出邏輯閉環的那一刻。
王綰和馮去疾齊齊傻眼。
最後便是黃石公說出本源道,許尚講述規律道……
從某種角度而言。
本源道和規律道相加,或許也是道可道,非常道的一種表現形式。
然而。
王綰和馮去疾,卻無法把晦澀的道之真意,用自己的理解明悟,稱述出來。
許尚最厲害的地方在於……
他可以把規律道的細枝末節,都用大白話解釋的明明白白。
讓李信這個對於道家思想半點不感興趣的人,也能聽的一知半解。
注意。
這是非常厲害的能力。
化繁為簡。
返璞歸真。
黃石公和應曜差就差在這方面,他們無法非常直觀的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結合自身感悟,進而化作自己的想法表達而出。
王綰和馮去疾對於道可道,非常道,肯定就更加說不出個所以然了。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畢竟王綰和馮去疾混跡廟堂,他們擅長的並非體悟百家思想,他們最重要的能力,其實是識人之明。
說白了就是會用人。
到了王綰和馮去疾的位置。
他們只要用對了人,便算是大功一件。
反之。
把不對的人,放在不應該放的位置。
錯上加錯。
這可就罪過大了。
“不愧是夫子,能用最直白簡單的話語,解讀最晦澀難懂的道之真意。”
王綰在親自嘗試過後,他才發現自己與夫子的差距……估計中間得差出好多個黃石公……
馮去疾並不氣餒:“百家思想,官場智慧,本就不能一概而論。”
馮去疾自認是個大俗人。
他對於學識二字,本心並無敬畏。
即:在他看來,普通人學習百家思想,不過都是權貴財富的敲門磚罷了。
並非什麼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
但……
許尚顯然並不存在於馮去疾的評判認知之中。
因為許尚把百家思想融會貫通,並把才識二字發揚到了極致。
什麼叫極致?
自然就是凌駕於權貴財富之上。
真的讓馮去疾生出了可望不可及的感覺。
再觀李信、昌文君和渭陽君。
他們三人也就沒啥多餘的想法了,全都非常樸素的覺得夫子超級牛逼,古今未見,登峰造極。
李信:“我還是得儘量認真多聽聽夫子之言,就算我用不到,以後也可以交給兒孫聽聽。”
昌文君:“怎麼?堂堂隴西侯的後代,現在要偃武修文了?不過一文一武,像蒙家的蒙毅和蒙恬那樣,確實是最為合適的培養策略。”
渭陽君:“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