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全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特洛伊(troy)位於達達尼爾海峽南側的希薩利克,是大約公元前16世紀古希臘移民建立的城邦,扼守自愛琴海進入黑海的咽喉要道,青銅時代曾經繁榮一時。公元前12世紀,以希臘半島南部的邁錫尼城邦為首的希臘聯軍渡海遠徵特洛伊,戰爭持續10年之久,史稱特洛伊戰爭。相傳,邁錫尼聯軍在特洛伊遇到了頑強的抵抗,久攻不下,最後巧施木馬計,方得以攻破城池。特洛伊戰爭以後,特洛伊城淪為廢墟,直到公元前8世紀希臘人再度移入該地,特洛伊改稱伊利昂(ilion)。公元324年羅馬皇帝移都君士坦丁堡以後,毗鄰君士坦丁堡的伊利昂逐漸淡出世人的記憶。西方文學瑰寶《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即取材於特洛伊戰爭,《伊利亞特》也被譯為《伊利昂紀》,特洛伊城邦由於《荷馬史詩》的流傳而名垂青史。19世紀後期,德國學者施裡曼(herich schlieann,又譯施利曼)追尋《荷馬史詩》和古典作家的相關記載,在希薩利克發掘古代遺址,特洛伊的歷史和文化得以重見天日。從特洛伊到伊利昂的考古發掘深達30米,時間跨度涵蓋自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紀的不同歷史時期,建築遺址包括王宮、神廟、市場和劇院。
士麥那(syrna)是土耳其共和國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的舊稱,位於安納託利亞西側的愛琴海沿岸,也是地中海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系古希臘移民於公元前10世紀所建,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記載了士麥那的早期歷史。士麥那被古希臘人視作著名詩人荷馬的出生地,公元前7世紀繁榮一時,公元前6世紀被呂底亞王國佔領並淪為廢墟,亞歷山大大帝東徵後得以重建。公元初年,士麥那成為基督教名城;啟示錄中曾經提到早期基督教的七大教會,士麥那教會便名列其中。
《聖經》中提到的以弗所(ephes),土耳其語中稱作艾菲索斯,距離伊茲密爾約40公里,是來自希臘半島的移民於公元前10世紀建立的城邦,曾經臣屬於呂底亞王國和波斯帝國,公元前5世紀一度屈從於雅典。羅馬帝國初期,以弗所是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市和安納託利亞的貿易中心。公元3世紀哥特人攻陷以弗所,城池毀於戰火。
以弗所是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故鄉,以弗所城中的阿爾忒彌斯神廟是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觀之一。阿爾忒彌斯神廟建築於公元前6世紀,供奉以弗所女神;以弗所女神被時人譽為古希臘十二主神之一的月神阿爾忒彌斯,故名。阿爾忒彌斯神廟用大理石精工雕琢而成,建築規模超過雅典的帕特農神廟,代表了古希臘時代神廟建築的最高水準。以弗所在早期基督教中佔據重要地位,相傳聖母馬利亞在耶穌受難之後遷居此處,使徒保羅和約翰均曾在此駐足,而以弗所教會則名列早期基督教的七大教會之中。
以弗所劇場
米利都(ilet)位於以弗所以南的愛琴海沿岸,由古希臘移民於公元前12世紀所建,希臘波斯戰爭前曾經是希臘世界東部最大的城市和商業重鎮,在黑海沿岸擁有眾多的商業據點,著名學者泰勒斯(thales)、阿那克西曼德(anaxiander)、阿那克西美尼(anaxes)創立的米利都學派(the ilesians)代表了古希臘哲學的重要成就。公元前499年,米利都城邦舉行起義,反抗波斯人的統治,成為引發希臘波斯戰爭爆發的導火線。希臘波斯戰爭期間,米利都城邦加入雅典主導的提洛同盟。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米利都城邦加入斯巴達主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希臘化時代,塞琉西王朝與阿塔羅斯王朝激烈角逐對於米利都城邦的控制權。羅馬帝國時代,米利都被奧古斯都和圖拉真視作東方明珠。
古希臘移民城邦帕加馬(pergau),位於伊茲密爾附近巴克爾河畔的貝爾加馬,距愛琴海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