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頁 (第2/2頁)
天煌貴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司很快就把訊息報到了朝廷,緊接著又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從汴京送到了灤州。
然後,趙桓這個大宋皇帝就差點兒被氣瘋。
兒戲?逗逼?
如此兒戲乃至於逗逼的事情,除了大宋之外,其他朝代還真沒聽說過,因為在這種兒戲逗逼的背後,反映出來的其實是百姓對大宋皇權的輕視——
從秦漢到大明,乃至於蒙元和蟎清,真有這麼多人舉起反旗,那絕逼意味著兵禍連結改朝換代,到了大宋可倒好,老百姓們就因為要過把皇帝癮,所以就把反旗舉起來了……
當然,也不排隊這些老百姓是抱著舉旗造反受招安的想法。
所以,趙桓這個皇帝就被百姓給逼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或者殺一儆百,殺雞儆猴,或者哈哈一笑,置之不理。
兩者的好處和弊端都很明顯。
前者的好處很明顯,只要趙桓把屠刀高高舉起,後面自然就沒有人再敢無視皇權威嚴,除非老百姓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則絕不會再出現這麼逗逼的事情。
壞處則在於皇權太盛,老百姓會逐漸變得敢怒而不敢言。
趙桓在位的時候自然一切好說,可是等到趙桓掛掉之後呢?大宋會不會變成另一個蟎清?大宋的百姓會不會像蟎清的治下一樣苟活?被建奴打斷的脊樑,一百多年了還沒有徹底直起來。
後者的好處同樣很明顯,那就是以後的老百姓不會再把皇權太當回事兒,活不下去就掀桌子這種事情很有可能會成為常態,或許能逼著大宋朝廷儘快改革,虛君制、內閣制、資本主義制度、共產主義制度,誰又能說的準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